文/怀左同学
01
国庆前夕,小曹给我推荐《三体》三部曲:“看你那熊样,根本就不是搞学术的料,有时间看几本好书,开开眼。”
我说时间比较忙,你给我一个非看不可的理由。他回复:“这是中国现在最好的科幻小说,并且,作者是我们老乡。”
于是,我买了两套,自己留一套,给他也寄了一套。
我上学,他上班,所以他经常给我叨叨很多社会上的道理,有时语重心长,有时是劈头盖脸的批评,但我信他,因为他是我从高中到现在,最好的朋友。
他说,你别老窝在学校里,学生的眼界毕竟有限,要多往外走,看看这个世界。我听他的话了,昨天我刚看完《三体》,感觉自己看到了整个宇宙。
他说,很多人喜欢你,就是喜欢你的特立独行,你顺着自己的心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事情做好才是最厉害的。
他还经常告诫我,现在我们正是快速发展的时候,一切都要向前看,不要向钱看,把目光放长远,不要看重眼前的利益。
我记得他说的最搞笑的一句话:“每年,你都可以做一个年终总结。如果你过年时和我说,今年攒下十万,那我觉得你是个大傻逼,但如果你告诉我,花了十万,那我给你竖大拇指,会花钱,比会赚钱厉害得多!”
去年考完研没钱了,他给我打了四千。
今年夏天想买单反但钱不够,他给我打了五千。
“还有钱吗?没钱我给你打!”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
02
我认识他,是在2010年的十月,到今天,刚好七年。那时候,我们还在为高考奋战,同在一个教室,同在最后一排,我们常调侃:“这个班的精英,全在最后一排!”然后哈哈大笑。
他大学是在郑州大学读的,实事求是地说,郑大是一所非常棒的学校,我在那里待了好几天,他带我吃烩面吃小吃。作为回报,晚上我骑小自行车,他悠闲地坐在后座上,闲逛。
“妈的,老子长这么大,第一次骑车带人,竟然带的是个男人!”
“哈哈!你要是能带好我,以后带你媳妇,肯定没问题!”
爱看书也爱旅行的朋友,太难找,所以我们在大学时,一起相约走了两趟,爬了嵩山华山,逛了武汉西安。
今年夏天,我和二胖去北京找他玩,但出发的前两天,他父亲去世了。我们没见上面,太多的话,留在了“保重”二字里。
人呆了,嗓子哑了,泪流干了。
兄弟,保重。
03
他本科专业是历史,我学的文学;他重实践,看重过程,我比较感性,天马行空。
我们认识整整七年了,别人说,越长大,好朋友越少,这点我能感受到,但我不伤感,因为朋友,从来都不能用数量来计算。
我们打电话从来不寒暄,常常以傻逼开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他的生日,他也没记过我的生日,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不玩虚的,你管我生日多少呢。
原来好的友情是这样:不需要寒暄,不需要解释,不需要挂在嘴边,不需要全神贯注……
都在心里,在对骂里,在酒里……
他喜欢北京,以前上学时就经常往北京跑,现在在那里工作,两年多了。他说那里有新东西,新思想,年轻嘛,就要多看看。
所以他也经常和我说,不要给自己设限制,不要怕,不要怂,该闯就闯,经验和见识,才是现在最宝贵的东西。
我在电话这头想象他一本正经的样子。
有时候也会很感动,不是“在吗?”,而是“我跟你说,你最近TM太懒散了……”
04
还有很多梦想,是我们经常畅想的。
我们想着以后还可以一起去爬大山,之前全是累死累活的穷游,之后可以坐坐缆车,住住酒店。
想着以后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喜欢的书,不用再看标价,不用再犹豫,喜欢就买,回家慢慢看。
其实想来想去,这些都不重要,能一直联系,已经是最大的缘分和幸福了。
不需要太多,也不敢要太多。
不轻易许诺,也不随便说说。
想起来,这货从来不发任何动态,我们没法相聚于朋友圈,只能在电话里聊,然后找机会见。
也想说一声,兄弟,我们认识七年了。
希望下个七年,我们依然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