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这是李清照少女时期对春天的白描,淡荡春光里青涩少女稀里糊涂地睡着了,睁开眼睛只见香炉里沉水香的袅袅残烟在空气中浮动,一捧青丝散乱在高高的枕头上,淹没了华丽的头花金钿;燕子还未飞回,梅花却已过时,柳絮飘飞时节,小伙伴们席地斗草,黄昏的三点两点春雨打湿了秋千……
再看一首李清照及笄之年的词。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大家耳熟能详,几近白话,却写尽了由来画不成的意态万万千。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面若芙蓉,斜插宝鸭,眼波灵动——美。思念、幽怨、娇恨写进雅韵辞书,邀约情郎再来花前月下。
不知从几岁开始,这个封建时期的女子竟然开始喝酒,可见他身为高官的爸爸和状元孙女的妈妈是多么宠爱她。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会争渡,会抢跑,绝不是那假文佯羞之女子。
十八岁的李清照如愿嫁给二十一岁的赵明诚,婚后是一段神仙眷侣的幸福生活——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
鲜花有主的李清照更加肆无忌惮地描写了自己的美貌,就敢和沾霞带露的春花比美!若没有金刚钻,怎敢揽这瓷器活?!
采桑子
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篁,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初为人妇的李清照可谓风情万种、多才多艺,而且——皮肤好。将赵明诚比作潘安,可见他也是个大帅哥。这一对金童玉女羡煞世人。
可是好景不常在,新婚第二年,朋党之争中,李清照父亲被罢官回原籍山东。不久祸及李清照,她被强令离开丈夫,也回到原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瑞脑销金兽是指铜香炉里燃着瑞香。虽然满怀着对亲人的思念,一腔拔凉的浓愁,但是此篇不乏美好的词句:玉枕纱橱,暗香盈袖……二十岁出头的李清照初尝人间悲欢离合,但风霜并没有摧毁她美好的内心。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惊天奇文亏她如何得来?!这里的情感便不再是思念亲人,明显是牛郎织女之间的情愫了。
李清照一生不曾生育,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里,赵明诚会怎样?史料(篇幅有限恕不举证)和词句中都不难判断赵明诚曾经一度另有新欢,冷落过李清照。知天命的我,内心仍然很抗拒赵明诚有小三的现实,十分牵强地认为小赵是为压力所迫,而事实可能不过是作为XY染色体的雄性动物之天性罢了。
鹧鸪天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是怎样的悲凉!它不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而是新啼痕间旧啼痕;不再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而是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我为易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一大哭!
金兵入侵,夫妇南渡,李清照写下豪迈的诗: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虽然李清照与赵明诚少年夫妻琴瑟和谐,可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人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在南京时,易安 “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可见其诗词情怀,然而“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可见赵明诚此时对于李清照的才华已经完全失去了欣赏的心情。
赵明诚被调任湖州时,他安排李清照独自“驻家池阳”,李清照彼时的心情是“余意甚恶”,易安问他如果遇到兵荒马乱这些金石古董怎么办?赵答曰“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好冷酷的回答。对于曾经的共同爱好,李清照此时恐怕又不像赵明诚那般执着了。
无论怎样的分歧,总好过没有这个人。赵明诚离开李清照两个月竟然一病而亡,此时李清照46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破国丧夫的李清照彼时心情岂是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此后又历经种种磨难,最终靠教小女生写诗词为生。那时候愿意让女儿学诗的家长寥若辰星,易安的生活一定是比较艰难的,且又孤苦伶仃。然而李清照毕竟是李清照,尽管华容尽褪,无心打扮,还是会想到泛舟,还是会手不释卷,还是会静观庭前花开花落……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这样的心情恐怕不是常人体会得了的。
纵观易安一生,早年尽享物质富贵与精神自由,饱尝爱情的甜蜜,中年命运急转直下历尽坎坷,晚年孤单清贫,但拥有一颗任它沧海桑田我自闲庭信步的平常心。
美丽豁达、玲珑智慧、兼备婉约与豪放的李清照,岂一个“才女”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