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了之前的目标,突然对目标没有兴趣了……
“之前是那么渴望的拥有,那么兴奋的尝试,享受着每一个行动和高光的时刻……
感受激情万丈的所有,有点恍惚,不知道是怎样从无到有创造了一切,一切好像梦一样……
怎么就突然安静下来,无所求了呢…
曾经想尝试找到那种做事的状态和感觉,那种沉浸式的心流体验,好像有点找不到了
恍惚间好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沉浸式的点变了,从对外在的欲求,到了心性的修行,不断地积累叠加
动作由快到了慢,状态由拼命地证明绽放走向了安静内敛,由极致地想要表达到没有什么想说的
只是静静地感受着所有的情绪,一切都是体验的游戏
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呢?
无非是心生欢喜没有烦恼
所以真正要做的是回归到根本,回归到自身上来
可是往往我们都搞反了,认为只有能达到世俗的成功,才会让我们心生欢喜
看着现实社会的很多人,被房子所困、被情绪所困,被金钱所困,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困住了自己,因为执着和欲求……
那种我不够好,还不足够,占有拥有的习性会常常让人们迷失,然后忘记了真正的“我”,而“我”应该是超越所有的
所有的东西都应该为“我”来服务,而不是我为外物所累,被外物牵引
人生“最”重要目标?
“最”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最”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有人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有人想开个自己想要的店,有人想赚上个年薪百万千万…
得到了,然后呢…
就会有新的目标,就会发现对之前的重复没有意思了,甚至无法想象当时是那么热切有激情地投入,于是新的欲求又产生,新的循环开始……
所以,一生的不变的目标是没有的,梦想一天天在变化,甚至一刹那都在变化
没有未来“最”的目标
直面当下,现在让你心安下来的事就是当下最对的选择,看见它,然后就去做。
比如当下最想解决健康的问题,最想解决家庭的问题,最想解决写书的问题……业绩做上一个亿或者哪怕是什么也不做的呆着……
想寻找自己的天命,一定要有放空的心态,有那种“玩索而得”的心态
人的大脑本来就应该是空白的,只是人为的添加了很多东西
大脑放空 身心放空,万物都是相同的
每个人的阶段不同,有的人在欲望层,有的人在证明层,有的人在心性层,有的人已经超然万物之外
而神性思维的人,通常不再追寻世俗成就
无论做什么,只要他一出现,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个人散发着光和喜悦,让人不自觉想要靠近亲近,他无需考虑世俗的任何事情,只需稳定持续地散发出能量就可以利益他人
当没有了“最”的渴望,只是顺从内心,调和内心,才是真正的喜悦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