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人到中年,朋友越少,生活越好》,里面有几句话特别打到我:
“中年以后,朋友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圈子虽小,真心就好。”
“人到中年,看清了生活的千疮百孔,更愿意选择安静,享受孤独。”
我问小助理:你会担心自己朋友圈越来越小吗?她想了想,说不会,“顺其自然就好了”。
回忆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辛苦一整周,周末和朋友嗨到半夜,第二天结结实实地睡个懒觉,囫囵着一个周末就过去了,外界的新消息很多,回到家的时间很少,来不及感受孤独。
之所以对文章颇为动容,也是因为人过中年,偶尔赋闲在家,会偶尔有些困惑:朋友圈越来越小,到底是不是件好事儿?
我们一家人的社交属性都不算强,没事儿的时候就宅在家里,安安静静,朴朴素素的。
最近的周末聚会,也是为了儿子能多点朋友。我观察到,儿子有时候在社交中,竟然显得有些“卑微”:别人说,你如果做到一件事,我就和你做朋友,他就会应声去做。
班主任也提点说,希望能带孩子多和同龄人交际。
仔细想想,中年人的外出社交太奢侈了,即使工作“自由”如我,也要刻意地挤出时间陪伴家人,更别提和朋友好好吃顿饭了。工作日肯定不行,想要畅聊,非要凑出个周末晚餐才可以。
幸好我们有那么一对朋友,孩子同龄,两对大人也聊得来,玩乐的过程中就把带孩子社交的任务达成了,这种新搭建的朋友圈,也是以孩子为出发点的。
纠结许久,看到这篇文章,突然觉得释然。回首看,2021年我的应酬急剧减少,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沉浸下来研究一些东西,摄入一些信息,不亦乐乎。
我和儿子说:你看,爸爸平常工作交际的伙伴很多,但真正能当朋友的却只有几个。未来,你身边的朋友也会不断来来走走,你会体会到的。
有研究标明,20-24岁的人是所有年龄段中最愿意花时间和别人交际的,每周有10-25个时间在社交。
但到了25岁之后,人们交朋友的能力就不可避免地退化,特别是结婚之后,把友情定义为知道对方存在的关系。
我的体会正是如此。到了中年,能称得上朋友的人有两类:
一类是发小。他经历过年少不经事的你,也陪伴着你走过人生起伏高高低低的路程。我们许久不见,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但只要坐在一块,就能没有任何的拘束和芥蒂,我不用担心说了哪句话让你生气,你也可以大胆地揭我的短。
另一类是惺惺相惜的朋友。这类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但幸运的是,在我每一段职业生涯里,似乎都能遇到那么1、2个这样的朋友。我们在价值观贴合,有时候碰上事儿了,不用多说,就能理解对方的感觉,也能从对方身上获得共鸣和收获。
比如我在韩国留学的舍友崔老师,回国之后一年最多见上一面,但只要一见面,感情就会迅速变得热络,一聊就能聊好几个小时。
彼此遇到什么坎儿了,都会愿意互相帮忙,也会随时留意着对方的变化。他也是公众号的第一批读者,会在最开始给我提建议、想办法,也会为我的成长感到真心高兴。
发小,是心灵上的依靠,当遇到什么难事儿的时候,你和他倾诉,是最不需要顾及面子的。
惺惺相惜的朋友,是工作上的贵人,当遇到瓶颈的时候,当想找合作对象时,他是最好的选择。
有些朋友,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馈赠,而有些朋友,则是茫茫人海中的不可预期,是成长道路上的惊喜。
在我刚刚开始转行做金融的时候,强迫自己要见许多人,开拓人脉、维系客户,刻意地去约别人吃饭,久而久之,我发现即使高频次的社交,也没有把我定义的【朋友】人数增加。
后来我研究了吸引力法则,它提到,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脑电波有频率,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事物,而振动频率相同的事物,会互相吸引从而引起共鸣。
无论是你想要的,或是不想要的,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被大脑的思维波动吸引过来的。
我们常说心有灵犀,常说“对的人”,那就是同时在散发同频脑电波的人。
人脉关系是双向的。《道德经》里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当你的能量是积极的,吸引来的人也是积极的。
于是,我也就不再纠结于必须要交多少朋友,我发现朋友圈的人数并没有因为降低社交频率而减少,只是增加的速度变得慢了而已。
那又有什么关系?每一位朋友都能聊到尽兴,本身就绝非易事。
就像苏轼的那首《记承天寺夜游》里记载的一样。晚上准备要入睡了,看到美好的月色,一时兴起去承天寺找朋友张怀民,借着月色,一起在庭院里欣赏竹柏的倒影。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最好的朋友,既有“价值”的交换,也有“共情”上的连接。
而我,恰好拥有那么几位知己,几位益友,又何必让人生那么拥挤呢?
不必惆怅周遭是否花团锦簇,时间会留下值得的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