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没有听说过娜塔莉,周一深圳的马惠珠在群里发了自己买的新书《写出我心》,题目很新颖,于是我也购买了一本。
我发现娜塔莉戈德堡的很多话,仿佛就是钻在我内心深处的真谛,他们与我心心相印,娜塔莉仿佛是我未曾谋面的知己,看到这些文字,才感觉相见恨晚。早点有她鼓励,路可以走得更加顺利。
娜塔莉的在前言里面说道: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出现在学校的课堂里,出现在学生的写作课上,让更多的的人知道如何去了解自己,了解可以用笔去表达自己的喜悦、所见所感和心中的信念。当你可以用笔和自己的心触碰,你才会发现一个大写的自己,一种真正的自由。
娜塔莉还引用了《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凯鲁亚克的一篇散文诗,她认为对其心灵写作之路提供了特别的支持,我觉得很美,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逝去之事不可留,
完事三平二满休。
字句人间皆无惧,
一生有爱无尽头。
Accept loss forever
Be submissive to everything ,open,listening
No fear or shame in the dignity of your experience,language,and knowledge
Be in love with your life
这本书是如此的有魔力,以至于我需要通过摘抄其中的片段来表达我对于作者的敬意,从本质上讲,既是讲技巧,更是在不断地鼓励大家,不惧怕写作路上的风雨,不惧怕嘲讽,勇敢向前。
娜塔莉在书的前十页就提到:
坐禅时,你得把背挺直,双手置膝或置于身前,盘腿坐在叫做zafu的坐垫上,这个姿势名为“手印”(muda),你面对白墙,留心自己的呼吸,不管心里感觉如何----心头洋溢龙卷风般的怒火和抗拒也好,还是像大雨般的喜悦与悲哀也好,你都得持续坐着,背挺直,面墙盘腿打坐、你学会一件事;不论内心的思潮或情感有多澎湃,都得不动如泰山。继续坐着,这便是得遵守的纪律。
写作亦是如此,当你接触初起的意念时,你必须当个伟大的斗士,从这些意念写起。特别是在一开头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情感洋溢切能量充沛,因而难以自持,但切勿停笔。应持续用你的笔记录生命的细节,并洞悉这些细节的核心。在初级写作班上,畅游学生读了自己方才写的东西以后,痛哭失声、这无伤大雅,他们也常边写边哭。我鼓励他们透过泪眼阅读或写作,如此才能显现出另一面,而不再受情绪摆布。流泪时不要停下,勇往直前探究真相。这就是该守的纪律。
娜塔莉认为列表对于写作好处很多,她写道:
列表是有好处的,会让你处处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而你的写作便展现出你和生活肌理之间的关系。堆肥的过程如是展开,你的身体开始消化翻转你的素材,因此,即使在你并未真正坐在桌前写作之时,仍有部分的你在耙土、施肥、吸收太阳热能,为写作这株墨绿色植物的成长作种种准备。
当我读着娜塔莉戈德堡的文字,我觉得有必要摘抄下来,很多话即使是翻译过来营养流失了很多,依旧不失为好东西。
娜塔莉在对诗歌教育的描述中,得到了我的共鸣,她认为:
一般的教诗歌的时候,都弄得好像诗人在文字当中藏了一把秘密钥匙,读者的职责便是要找出这把钥匙。诗并不是推理小说。我们应当尽量贴近作品本身,学者按照诗人所描述的,精确地唤回诗的意象和文句。别远离作品的温暖与热力,光是谈论“关于”作品的话题;紧靠它们,如此便能学会如何写作。始终紧靠原创的作品,紧靠着你具有原创力的心灵,从那儿写起。
其实这也是中国语文教育的通病,比如鲁迅,已经被神化,他的每句话都要被阐述为饱含深意。
文章的最后,请允许我和您分享娜塔莉的另外一段文字:
写作时,把一切都放开,设法用简单的文字起个简单的头,表达内心深处的想法。一开始并不会很顺利,但就算力不从心也无所谓,你正在剥除自己一层层的外衣,正在暴露自己的生命;那并不是你的自我想要呈现于外的形象,却是你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样貌。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写作带有宗教意味;它将你撕裂开来,并软化你对这个尘世的心胸。
这是我分享娜塔莉.戈德堡《写出我心》的第一篇,让我们在写作的路上不再孤单,互相取暖,共同进步。因为有个美国高手在陪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