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花上金铃
原文:
26.花上金铃: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此处的标点与网络流传的版本不同)盖惜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
译文:天宝初年,宁王(唐睿宗的长子李成器,唐玄宗的大哥)天天侍奉在皇帝的身边,他喜爱音乐,风雅潇洒,和蔼可亲,其他的亲王都比不上他。到了春季后,宁王在屋后的庭园内将红丝搓成绳子,并在绳子上面装上密密麻麻的金质铃铛,他把绳子的末端系在花木的枝梢上,每当天空中出现群鸟聚集的情形,宁王就下令,让管理庄园的官吏们拽动绑着铃铛的绳索,以此惊吓那些飞鸟——这大概是他爱惜花木的缘故。各个宫殿的官吏都效仿他的做法。
点评:从这篇故事来看,身为统治阶级一份子的李成器的确是位富有爱心的大好人,假如唐朝的皇族们都能够像他爱护花朵那样,时时处处的关爱身处底层的百姓,也就不会出现被朱温斩杀殆尽的悲剧了。
唐朝的灭亡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我认为导致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庞勋起义(公元868年——公元869年)和黄巢起义(公元875年——公元884年),两次起义仅仅间隔了6年。
庞勋起义的原因是:朝廷不守约定,在给800名戍守桂林的徐州士兵增加了3年的服务期后,依然不让他们返回家乡。
黄巢起义的原因是:河南省连年饥荒,身处长垣县的王仙芝乘机以“官员贪得无厌,赋税沉重,赏罚不公”的檄文号召底层百姓起来造反。以贩盐为业的黄巢也招募了数千人,和他们一起投身革命,以此响应王仙芝。
这两场起义的发展都极为迅速,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庞勋进攻徐州时仅有7000人左右,但百姓们争相归附,很快就攻下了外城。在庞勋进攻内城时,竟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大力协助,于是,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徐州。当天,归附庞勋的就有1万余人。根据《旧唐书懿宗本纪》中的记载,不到10天,庞勋的军队就达到了5万人。到了869年9月,庞勋的军队已经达到了20万人。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在黄巢起兵后,那些被官府的苛捐杂税逼入困境的人争先恐后的投奔黄巢,不到几个月,就聚集了数万人。在黄巢进攻唐朝的首都西安时,军队已经达到了60万人。
我们华夏儿女自古以来都是爱好和平,厌恶战争的。但是,到了唐朝末年,在目睹了无数革命先烈血流成河、英勇捐躯之后,底层百姓的起义非但没有止息,反而越演越烈。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黄巢在临死前所说的话是切中时弊的。
在起义失败后,黄巢在自杀前曾对外甥林言说:“我意欲讨伐国家的奸臣,清理朝廷,事业成功后却没有及时退隐,也是有错误的……”
所以,真正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底层百姓不仅得不到官府的关心、爱护,也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当一个政权蜕化成一把仅仅为一小部分奴隶主谋取私利的屠刀、不断鱼肉百姓时,那么,它必将被人大众所抛弃——这是指日可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