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直播课《面批作文很简单》有感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家长、校长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可是作文本多时间不够,尽管天天开夜车,仍然是不够‘精’不够‘细’。”
吕先生很了解语文老师的痛。像我,虽然是教龄十几年算是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但每次看到那高高的一摞等着批改的作文本,还是会头疼不已;那漫漫的批改过程,更如在油锅里受熬煎,个中心酸也只有自己体会。
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在“名师之路”的公益直播课里也说到:“作文批改有多难,可以说关乎到语文老师教育教学的幸福感,许多老师工作若干年以后,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倦怠。”那么,作文批改的困惑与出路有哪些呢?宋老师的直播课以“秒批作文很简单”为题,深入讲解教师如何做到“四十分钟全批全改”,无疑是给广大语文老师带来的一场“及时雨”。
宋老师首先分析了“全批全改的困惑”,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往往都会勾勾画画,加点旁批最后再写一段评语,而且评语一般都是“习作中心明确,结构完整,但条理不够清楚,语句不够生动……”这样的评语我也写过不少,但也像叶圣陶老师所说:“我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对这个困境如何突围呢?宋老师指出,一直以来我们都误读了“习作讲评课”,其实“讲评”更应该是欣赏,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要明白“欣赏比指瑕重要”,甚至还可以给学生的作文经常得满分,让学生充满自信。在这一点上我很有体会。我们班学生的作文我大多数都是表扬鼓励式的,尤其是对那些语言表达不是太好的孩子更是夸张的鼓励,只要能自己写出真情实感,哪怕语言不是那么优美我也会花大力气进行赞美。三年级时,我班的男生小孟,写作总是像记流水账似的干巴枯燥。升入四年级后有一次写《记一次精彩的运动会》的作文,因为自己是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所以草稿写得特别精彩,还没有来得及批改我就在全班读。等他修改后我再批改,最后成型的作文就出现了教室的文化墙上。自那以后他仿佛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写作文特别顺溜,还时不时的黑色幽默一把,总能给人意外的惊喜。
除了欣赏,宋老师重点讲了”让儿童自我修改作文”,宋老师提出,红笔不是老师的专利,更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拿起红笔自我修改、同学互改等。新课标中对高段的习作有这样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中就开始让学生“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可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修改中有多重要。
在我的作文课中,我常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再由老师批改后再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我不仅会对那些优秀习作进行点评,几乎全班学生的作文我都会点评。比如,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后,我再逐一点评,除了用词、表达、修辞手法等方面写得好的,哪怕有一小点值得肯定,我就立刻表扬。对每个学生进行点评,他们都会觉得很高兴,开始有写作的喜悦感、成功感,从而就消除了对习作的畏惧。现在我班大多数学生都能很顺利地写作,很少有不愿意写的。
对于作文批改,我们班的草稿本上一般有三方面的批改,第一个是我看后用简单的一句话指出较明显的问题;第二个是学生课后修改后再读给家长,听取家长意见再改;第三个就是在讲评课后组织学生同学之间互改。誊写到正式作文本上后也有三种评价和评语,即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寄语(叫“寄语”不叫“评价”,这样更能达到欣赏鼓励的作用)。
但在学生自改和同学互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自改时不知道怎么改,他“身在庐山之中”,觉得按自己的思路写下来挺通的呀!这时如何引导学生跳出作者这个身份,以读者的角度去看,就很容易发现问题了。学生互改时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课堂如何掌控。一节课40分钟,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认认真真地批改别人的作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可能很认真,而自觉性稍差的学生可能会走神甚至借机聊天。
在批改作文这项工作上,我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有一些困惑,更需要不断地探索、调整,但不管怎样,听完宋老师的直播课后,也算是渐渐清晰了自己在作文批改上的出路,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明确修改作文是师生共同的事”,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今后努力像宋老师直播课最后总结的那样:“赏批互改,减负增值”,让作文批改不再“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