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自行车顶级展览EUROBIKE(欧展)在7月已经结束一阵了(从7月13号到7月17号),由于疫情的原因,关于展会在国内的资讯内容并不像几年前那样的系统全面。我从国内外的媒体网站上大概扒了扒内容,做了一下个人的分析,一共总结十多条吧。。仅代表本人的观点。
我就不放图了,主流的网站如国内的美骑、CB、Bikeradar等国外网站都有,图都有水印我就不直接放了。。
1、传统自行车的火热在终端销售和赛事上,好像不在展厅里。展厅里热门的Gravel车型(瓜车)是零部件迭代出新较多的细分领域,比如专门针对Gravel车型推出的车把组件、以及小巧的避震器。其他的主题依旧是环保、小智能部分(比如可以放air tag的小配件)。
2、主流自行车变速器供应商低调的参展,高调的缺货,默默的把高端技术下放到新的低端型号中去迎接挑战。趁着电变的趋势和需求增长而去勇于切入这个领域的国内外厂家多起来是好事情,尤其是国内的供应商们,加油。
3、中置电机在公路车和城市轻便车上的展示明显增多,电机追求轻巧,小型化、轻量化是主要目标。电机的扭矩和功率的数字不像是竞争重点,系统的简洁和轻量化是核心。感觉这是结构和设计上比较明显的趋势;
4、Ebike系统“集成”的越来越好,最终会越来越像自行车吧,它现在正在做的不是怎么超越自行车,而是怎样去接近自行车,比如轻巧型的E-MTB。感觉如何能让Ebike在提供助力还是不提供助力时不再是两台完全不一样的车,这个想法越来越被认同。
5、为了市场的增量,具备内变速的轻量化的轮毂电机会成为轻便型Ebike的一个重要分类,体验也在增强,很多轮毂电机看起来真的很小很漂亮的说。感觉欧展和美国在电动自行车上的狂野奔放风格还真不太一样,明显的技术流;
6、在Ebike市场目前还未形成明显商业垄断的传动领域,各种方案在积极推广,比如皮带和变速方案。同时在自行车展上最能跳脱出设计审美疲劳的,就属各种后减震车架方案了,而且在Ebike的选择走向完全理性之前,中置变速箱(特别是增加了电控实现自动化后)和其他方案特别有魅力,并且在主流供应商供应链能力恢复前去努力量产,这是有意思的时候;
7、高端Ebike,感觉以后会慢慢的开始从打性能延伸到打配置了,例如ABS,大玩家Bosch和Shimano都在布局。下一步是啥,IMU吗?
8、在电动化的道路上蠕动前进的摩托车,玩一玩高性能的Ebike也可以的,弯路走的差不多了,无论经验积累还是方案支持都充足,品牌影响力也大;
9、货运Ebike(CARGO)还是很吸引眼球,不过市场是否火热不得而知;
10、可量产的3D打印技术推动了对应的零部件的创新,玩家应该越来越多,鞍座,骑行服的档垫等等。下一个应用是什么呢;
11、不论商业化上能否成功能闭环,都会持续推出绿色环保、循环生态这类主题的一些展示(比如使用Allite的镁合金AE8管材焊接的镁合金车架),一些技术可以保持关注;
12、中国很多的参展商的主题是“提供电助力解决方案”,即“该有的我都有”的感觉。目标清晰:做好优质供应商。脚踏实地的在增量市场中去扩展市场,当然也明显体现出了除了零部件方案外的系统集成以及车型整合方案的能力。相比欧洲展商的专注创新和底层技术积累来说,虽然打法看上去好像和传统自行车领域大不相同,但是实际的发展历史感觉还是有相似之处,不过电助力虽然过了这些年,毕竟还是一片蓝海,而且这个蓝海里好像没出现几条大鱼开始吞食的场面,有可能和传统自行车不太一样,也衷心希望如此;
以上仅代表个人主观分析的观点,信息收集的难免不全面,水平有限分析观点难免会有偏差,如有错误请指出,如有冒犯请见谅。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厂商应该没有参展,或者没有携很多产品去展示,有一些有趣的东西没冒头说不定。虽然Ebike距离国内的市场还有些距离,但是眼睛看看别人怎么玩的总是有趣的,说不定哪天就能出去了,说不定哪天国内就能推广了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