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妈
来源:哈啦哈啦村(公众号:hlhlcun )
昨晚,一条重磅政策(简称《全民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正式颁布。
这篇意见中,最主要的条文是《第17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这条短短48字的内容,一时间引起了“共震”。
最先看到对这一政策解读的,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师。他在国内某著名民办教育集团担任一把手很久,去年刚刚退休。
作为在教育第一线深耕了数十年的前辈,先生的解读非常直接,新规的实施意味着:
1,严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2,义务教育民办招生工作将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也就是说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将失去招生自主权。
3,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实施“免试就近入学”的招生制度,这意味着在生源成绩维度上的校际竞争将不复存在。
4,小学生和初中生失去成绩择校路径后或许择校的金钱、权利、人际关系等等路径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因为该意见并未禁止这些择校路径)。
5,我国义务教育将完全实施“国产化”,以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国际教育或国际化教育将成为违规行为。
6,新政的原始动机肯定是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但这些限制性规定的实施对义务教育发展的作用,是正向推动还是逆向阻碍还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教育改革,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重中之重。
过去二十年,人口的迁徙,部分城市人口流入,使得“筛选”变成了一个学校不断正循环变强的利器。有筛选能力的学校,会不断在小升初阶段,选拔优秀学校,形成正反馈,使得各地(尤其是人口流入的一二三线城市),可筛选生源的初中,不断变强。
这次改革的思路很明确——过去的筛选,使得好学校越来越好,“菜小”,“菜中”越来越没有人去,而禁奥赛什么的都是治标不治本,筛选始终存在。
现在这个改革,似乎是要做出一个“直接摁住筛选”的方向,因为“好学校”其实主要是生源好,而现在方向是,要抹除“好学校”和“差学校”的观念,拉到一块来摇号。
以前的模式下,强的小学初中(尤其是初中),主要是“可筛选”带来的强。现在这个改革,方向上是希望平均化的,希望不要有那么多筛选。
核心思路——教育资源的平均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削弱小学,初中学校之间的差异。
这一定不是一条完美的教育改革措施,但目的显而易见:让更多的、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获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最后,讲2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1,我闺蜜的儿子,在长宁区某小学读书。(长宁区已经开始试验实施该政策了)小朋友属于还没开窍型,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父母一度担心孩子的中学择校问题,商量考虑出巨资让孩子进一所民办学校。结果孩子在摇号中,摇进了全区最好的初中。
2,我另一好友,来自小城市,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成为某上市公司股东。但因为某种原因,她的儿子进了菜场小学,对口的菜中也很差。虽然今年9月孩子才刚刚升5年级,但她已经开始为孩子的中学择校拖朋友,走关系。新政一出,也许她的孩子,就有了新的机会。
豆妈:曾经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后成为主持人,编剧,传媒公司合伙人,把兴趣变成工作很难,但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