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的不是手机玩的是孤独。孩子是环境的产物,包围着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就是他的养育者也即原生家庭。所有行为层面上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则是关系问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他所处的关系的反应,所以当你看到孩子过度上网不出门,有社交障碍,害怕去学校学习,这些并不是他懒不上进,没出息的实例。这些行为上的缺点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它他所处的关系存在的问题。
其实,每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都明白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要戒孩子的网瘾,而是处理它周围关系上的问题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他和他父母的关系。孩子之所以上瘾其实核心是因为其内心还不够强大,因为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遇到了很多挑战。而进入到游戏,可以让他短暂的遗忘掉这些东西,逃避那些困难和挑战。
那孩子如何发展出内心的力量呢?这是需要父母去给孩子足够的环境去滋养他内心的力量。如果他没有力量拒绝你,拒绝他的父母,他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力量去拒绝手机的诱惑。手机之所以能够成瘾是因为它能够轻易的填补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和无力。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其实本质上来讲,玩游戏也并不是一个轻松简单的过程。玩游戏也是需要不断的付出和努力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在游戏中付出而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付出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其真的很重要,你仔细的去感受一下。很核心的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孩子的错误总是被父母无限的放大责备,但是在游戏里面你会发现孩子的感受是失败也没关系,永远都会有机会,你永远还有第二条命,第三条命,第四条命,你的失败永远不会被看作是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即使是有也是很微弱,完全能够承受得了。当我们觉得失败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时我们才有力量放下失败重新开始,这真的很重要。当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第一想法不是我如何去尝试,我如何去做好,而是我如何能够不要犯错。那么这个人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建树。
当一个孩子,有这样的思维路径的时候,其实它的承受力是很弱的,因为它一定不敢冒险不敢轻易地去尝试,因为他会觉得错误是不可以的,错误的成本很高,那么当这种情况下它也就没有办法,发展出足够的内心力量不断的去重新开始,他也没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可以去面对失败。而在游戏中不是这样的,游戏中失败是常态也没有什么好羞耻的也没有什么好糟糕的,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孩子会在游戏里不断的去练习尝试,即使它死了1000回还是会不断练习。所以,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重新营造一个现实,让他们感受到现实其实是很安全的有试错空间的,然后再加以引导,就好像孩子在游戏里也会有一些攻略,在他们打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找攻略,或者找高手去询问去找到突破那个游戏的方法。而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准备这样的方法。
事实上,大部分的父母给孩子的感受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行,我永远也做不好,我永远也没有办法让我的爸爸妈妈满意。其实,有的时候,即使孩子做好了父母表现出很满意,但是接下来父母马上又会有更高的要求接踵而来,所以压力一直存在。但是游戏不是这样,当你做到的时候,你马上会得到认可会升级,会有新的装备,而且游戏里永远不会有人要求你不要骄傲,也不会有人强迫你不断地进入到更高的级别。唯一的那个渴望其实是内心的那个想做的更好的渴望,所以内心的渴望,会督促孩子去不停的升级,所以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向好向善的意愿,只要没有外在的干扰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地发展出来。
所以,当一个人的错误总是被放大,总是不被允许然后一个人的进步,也永远够不到那个标准,那我相信任何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他们都会觉得这样的现实太令人窒息了。那么,他们可能都会选择一个地方去逃避,那游戏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对于父母来讲,真的想把孩子从手机游戏拉回到现实的核心方式就是让孩子感受到其实现实比游戏更好玩,更有希望更值得去生活。那么孩子自然会愿意留在现实里面,如果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让他感受到的是窒息和疲惫精神紧绷和极高的要求。
父母需要做的不断地改变自己改变和孩子相处的方式,通过让整个现实中的环境变得更温和更接纳,更有爱更有趣,逐步的把孩子吸引出来。当这个可爱的现实逐渐呈现的时候,孩子自然会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很多很多孩子啊,其实就像一匹小马,充满野性,而且天性渴望自由,不要去追赶他,更不要把他关到笼子里,去给他种一片宽阔的草地,它自然就会回来,也许有一天,你们会建立一种很美妙的关系,彼此信任彼此相爱,但又能给彼此自由。双方都能在这段关系里成长彼此陪伴,彼此滋养。我想,这不就是我们养育孩子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