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一直在假读书
今天在晨曦之光共读群里,杨校长分享一篇文章《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生活却没有发生改变?2年时间,我读了两三百本书,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这篇文章说到了我的现状:读完一本书,合上以后,似乎什么也没记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接着重读,书中的观点可能记住了一些,但还是没啥改变。继续阅读,一段时间下来,读完了一些书,但发现自己,还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作者提到两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读书才有用?
作者自问自答:
读书不是目的,改变才是。
一味追求阅读量,为了读完而读,这种都是假读书。
真正的读书,应该是:找到书中一两个触动到自己的观点,去实践、总结、感悟、切实体会。
读完作者的观点,突然醒悟了。我一直焦虑于自己的阅读量,总认为自己只有读很多很多书,才能变得很厉害很强大。越这样想,越逼迫自己去读,但现实和理想差距很大,要么没有时间,要么静不下来,几天过去,几个月过去,好像看了书,又好像什么收获也没有。
现在明白了,我一直在假读书,所以才会越读越焦虑。
每天不要求自己的读书量,只要读了就行,读完一定要践行,长期的践行下去,“读”以致用。
读书群好几位书友都在看《认知觉醒》,我在《樊登读书》听樊登讲过这本书,突然也好想读这本书。但是自己没有时间,就算有时间读完,可能也读不懂,就算读懂可能也吸收不了,反而更焦虑。
作者说:“读完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按照书中提到的“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开始践行。
因为这一观点,是这本书给我触动最大的地方,其它的很多概念,我都没记住。
在后续的实践中,我发现,冥想练习可以提高专注力,让我的内心拥有更多静与定的力量。
我体会到了“目标越清晰,行动越坚定”的深刻内涵。早起后,在固定的时间段里做固定的事情,效率更高,更有助于长期习惯的养成。
现在你知道了吧,之所以,我读完一本书可以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原因就是,我注重的是行动,在行动中去体会、去调整、去思考。
还有一点,我觉得特别的重要:方法论真的不需要看太多、懂得太多。
因为做事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方法论,不断实践,举一反三,把它吃透,最后,做到融会贯通。”
看完这段话,仿佛已经读完这本书,只要能践行好即可。
如果你也有我这样的读书困惑,作者提醒:
很多时候,不是读书没用,而是读完书之后,你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思考后的长期实践。
读全是信息、全是观点、全是别人的东西,做才有答案、才能理解、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