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厂里的花坛里,刚栽上了几棵樱桃和石榴树,里面被浇了很多水,湿漉漉的。萱、妍、弟弟三个人在院子里玩耍。
等我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萱拖着被泥巴裹到脚踝处的腿,一瘸一拐的走过来:“妈妈,怎么办啊?!”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忍不住笑了:“哈哈,你先坐这儿,我上楼去给你找裤子和鞋。”
帮助萱换好裤子,我正要去水池边洗刷弄脏的衣物。萱和妍打闹着跑过来,跑到我身边时,萱扬起的手正好打在妍的眼睛上,妍“哇”的哭了起来。
院子里站了几个人,有人对妍说:“别哭了,姐姐不是故意的。”有人对萱说:“萱,赶紧给妹妹道歉。”
听闻,妍抱着我哭的更大声。萱涨红了脸,硬着脖子:“反正不怪我,他先笑话我的泥巴鞋子,又拍打我的,反正我不管!”
我没有理会萱的气话,抱着妍坐在凳子上,确定她的眼睛没有大碍,便搂着她哄了一会儿,三个人又开心的在一起玩耍起来。
送完婶婶和弟弟,我们回家的路上,萱忽然对我说:“妈妈,今天的事情我要向你道歉,对不起。”
我说:“噢~什么事情?为什么对不起呢?”
萱有些不好意思:“我跳到泥坑里的事情。那是我玩儿的太入迷了,那会儿憋不住尿尿,看周围没人,不想往那么远的厕所跑,跳到花坛里是想去上个厕所,没注意里面那么多水……”
“妈妈,我都做好心理准备,你们吵我一顿了,谁知道,你们谁也没有说我,其实我真的很不好意思!”
我笑着说:“哈哈,其实看到你那样,我就想着,如果我做了这种事情,我想让别人说我吗?结果一定是不想。而且,要是知道会是这种结果,谁也不会这样做啊!”
萱又对着妍说:“妍妍,我向你道歉,我碰到你的眼睛了,我不管是不是故意的,我都要向你说对不起。你能原谅我吗?”
妍点头:“没关系。”
从这件事情中,我看到,我在孩子“闯祸”的时候,没有之前的勃然大怒,甚至不用搞清楚原因,我也接受孩子所做的事情。
这一段时间,心态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不再是看到手脏,不管他们是否正玩的尽兴,要求“立刻、马上”去洗手;跪在地上玩的正欢,厉喝“迅速站起来”;犯了一点错误,不问原因,先板着脸指责“怎么这么不小心,什么事都做不好!”
现在,孩子们在玩耍时,我看到她们跪着、坐着,甚至趴着的时候,也很少会呵斥、指责。我接受他们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活动和玩耍,不知不觉中,少了很多控制,多了尊重和接纳。
心态有了转变,亲子关系也有很大的转变。
原来我总害怕这个道理没给孩子讲通,下次她会不会犯更大的错误。发生一件事情,我会啰啰嗦嗦反复强调,萱会很不耐烦的说:“好啦!我知道啦!下次不会啦!”从声音中,就能听出她的不耐烦和敷衍。
现在发生事情,比如今天下午的“泥坑事件”,我根本没有再提“你为什么要跳进花坛啊?你跳进去都不看清楚吗?你多大了,还能把脚弄成这样?这么多泥巴这么难洗,下次你自己弄啊!”我什么都没有说,萱就向我道歉了。道歉因为她的莽撞,给我带来的麻烦。
这应该就是姬老师说的,无声的教育吧!
真正的教育是无声的!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对任何人和事,都要——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