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早熟的孩子,早熟到我怀疑我还保存有前世的记忆。小时在农村生活,那时无忧无虑,虽然日子没有现在富足,但至少那时很幸福。
幼儿园时,爸爸考上县里的公务员,我们一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我也开始在县城上小学。随着时间的迁移,我高中毕业,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医学院。
听我这么一个刚满十八岁的男孩讲人生是不是很可笑,但我不愿意遵循世俗的眼光,年龄并不是界定人生感悟是否深刻的唯一标准。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分享一下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正文
从官民解读社会矛盾
10.27
今晚看了几篇有关中国古代官制制度的文章,看到了社会矛盾出现的必然性。官制的出现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物质十分匮乏,满足温饱是部落首领首先要解决的事情。随着社会发展,物质变得丰富,促使了私有制的产生,为官制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君主为了巩固其统治,创立了古代官制,以官治民。官员只对君上负责,不问百姓疾苦。为了使官员对自己忠心,必须给予其一定利益,这就造成了官民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也是社会矛盾的来源之一。
我的父亲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从小他对这个社会的评价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官掌握着社会相当一部分的资源,资源有限,而人的欲望却无限。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作为一个官,免不了为人情所困,将资源向自身及周边人倾斜。把握不好这个度,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官民矛盾激化。
官掌握着使社会这个机器运行的钥匙,说白了就是权力,权力是个好东西,无数人为之着迷。就我个人理解,权力界定了社会行为的对错。中国自古政治的发展趋势就是中央集权,即全国上下只有一种声音。这保证了国家机器运转的高效性,但也使得机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如果不能及时检修,这个机器就会轰然倒塌。这几年的反腐运动清除了机器内部的污垢,更换了部分零件,使得机器能够继续平稳运转。否则中国何去何从还是个未知数。 有点跑题,接着刚才说。 权力的使用必然会侵犯一部分人的利益,堵死一部分人在社会上获取资源的道路,同时也使一部分人获取了一定好处。如何减小矛盾,关键在于掌控好两部分人的比例,换句话说,要让大部分人获利少部分人放血,但也要保证在其承受范围之内。如何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体会。
矛盾天成,矛刺盾,盾防矛。二者相生相克。如何减轻官民矛盾,关键在于规范权力的使用,防止权力的滥用。每一个政策的出台,其赢得民众支持的关键在于符合民众的利益。
利益是连接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纽带。矛盾起源于利益的争夺,而利益又平衡着各种矛盾。社会这个大机器在利益矛盾二者的调合下,伴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前进,赋予文化以新的内涵。使人类种族不断延续。无论是矛盾纠纷还是利益整夺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所以凡事看开就好,还是带着一颗平常心去体味生活,感受矛盾带给这个社会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