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感知大自然——是我们对世界本质的探索过程
我曾经在一个小学里面做科普讲座的时候,我问一个3年级的小同学,“你知道为什么猴子要在森林里游荡么?”,他很自然的回答我说,“因为要寻找食物。”
这不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科学就是要把这个问题复杂化。因此,“因为要寻找食物”,所以
—— 猴子要在森林里游荡
—— 猴子要白天 / 或者晚上游荡
—— 猴子要爬到树上
—— 猴子要跳到河里
—— 猴子要去翻石头
—— 猴子要在土地上挖洞
—— ......
似乎猴子很多行为都可以归结于这一原因,猴子找食物是为了活着。不吃东西就会饿死,不吃饱就无法繁殖和养育后代。在猴子心里苦,因为它们吃的并不好一文中,背景有点悲观,由于栖息地质量下降,猴子吃得并不好。显然如果猴子只吃叶子就行,那森林里最多的就是树叶了,为什么还要找呢。
科学家关注灵长类的食物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研究积累,灵长类的食性很杂,包括果实、叶子、无脊椎动物(昆虫),以及种子、树汁、藤子、树皮、树根,甚至一些小型脊椎动物(比如啮齿类、小鸟和蜥蜴)。猴子不仅要吃饱,还得吃的好,为了营养均衡,猴子必须吃很多种食物,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和人类一样,3大营养成分是必须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钠,锌,铁等各种微量元素。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猴子发展出了各种觅食行为,而这一现象有着更为深远的进化背景,影响了灵长类的进化轨迹。加州大学的灵长类学家凯瑟琳米尔顿 Katharine Milton,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这一推论假设。五千五百万年前,在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兴盛,一些可能类似树鼩的小型哺乳动物(灵长类的祖先物种),为了寻找昆虫爬上树,而这一行为却为灵长目动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成功的觅食需要具备2个基础条件,要知道食物在哪里,并知道什么样的东西可以作为食物。因此,上树的这一些动物必须有三维感知能力,从地面的平面位置提高到森林的三维空间,能够识别出成熟的果实和含有较少毒素的嫩叶。同时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识别能力,能够准确定位食物的位置,掌握一定的物候知识。视觉、感知、认知等各种表型的进化推动了灵长类形成更为复杂的大脑。随着进化时间,灵长类进化出不同的谱系,包括各种猴子、猿、以及人类。物种不断的出现,产生了更为剧烈的生态位竞争,从而反馈推动觅食行为的改变和物种的适应性进化。
灵长类的大小差异很大,从最小的侏儒狨猴100g到400kg大猩猩。1975年,灵长类学家 Richard Kay曾经提出了Kay's threshold(Kay's 阈值),该阈值描述灵长类的食性和体型大小的关系。Kay 提出体重低于500克的灵长类可以主要依赖昆虫食物,而超过500g的灵长类需要在食性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叶食性比例。由于捕获昆虫需要技巧、速度,而且昆虫个体小,取食昆虫获得的能量显然不足以弥补捕获昆虫花费的能量,因此大体型灵长类需要更为广泛,容易获得的食物。虽说灵长类学者认为 Kay's 阈值更加严格适用于眼镜猴属的小型虫食性灵长类,但也反映出食性对于灵长类体型差异的深远影响。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灵长类仍然是以植物物种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虽然也有用叶食性和果食性的二分法来对灵长类进行分类,近几年的研究显示出这种二分法的不足之处,即便是栖息地内全年的果食性比例较高或者叶食性比例较高,但栖息地的食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为了生存繁殖,灵长类的食性也会随着这种变化而改变。
一群游荡在森林里的猴子,它们在找什么?
答:我们看它们在找食物,它们自己在寻找生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