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旻带两个孩子来苏州过暑假,餐桌上的食物比平时丰盛多了。
荷花、莲蓬、金铃子是夏天特有的标志性植物,也只有在盛夏,市场上才有它们俏丽的身影。
倪先生看见了,买回家,讨一家人欢喜。除了吃,还能欣赏。
玉米是粗粮,市场上购买,大约10元钱3到4根,今年不花一分钱却吃得格外多。亲人送,邻居也送,一时间塞满冰箱。每天蒸两三根,才吃完。
孩子们爱吃烧卖,蘸着醋吃,倪先生几乎天天买。
老家院子里的无花果终于成熟了。倪先生上班,顺道回老家,从虫鸟嘴里抢出五六个果子带回。软熟的无花果糖分多,被称为“糖包子”,孩子们爱吃。
新鲜莲蓬,剥出来的莲子,脆脆的,微甜,水分多,口感好,每天吃10来颗,消暑,清心宁神。
孩子们7月初到苏州,市场上的抱籽河虾已经少见,价格一天天上涨,倪先生才不管呢,孩子们爱吃,最贵也买。煮熟后的盐水虾,我给孩子们剥虾仁……
吃多了河虾,变换着买罗氏沼虾和更大只的“太湖一号”。一斤太湖一号,才6只,给孩子们剥出虾仁和虾脑,浸泡在倪先生自制的调料中,孩子们抢着吃。
罗氏沼虾受欢迎的程度略差,便宜了倪先生,用于佐酒,吃得啧啧有声。
某晚,邀朋友来家里小聚,我一早跟倪先生去菜市场买了罗氏沼虾,剪掉须脚,烧煮后,浸泡在糟卤中,晚上吃,刚刚好。剩下的糟卤,不浪费,倒入煮熟晾凉的毛豆节。
夏天吃糟卤,开胃。
下面条,牛肉、虾仁、西蓝花。
蛋炒饭,也放虾仁,还有鸡头米、玉米、青豌豆、胡萝卜。
今年闰六月,有两个六月六。
“六月六,买碗馄饨落一落。”小时候的六月六,我们吃面条,现在条件好了,沿袭传统习俗的人家,大都吃馄饨。年轻人不注重四时八节,直接忽略。
我们的六月六,倪先生买来馄饨皮子和里脊肉,我把冰箱里的一盒青虾仁化冻,剁成颗粒状。我包馄饨,两个小孩都没闲着,铮铮递馄饨皮子,晨晨一个个排列整齐,旻旻下馄饨……
馅料鲜美,虾仁Q弹,每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六月六,吃馄饨,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