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细细读完《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感触颇深。这本书,是于老师对自己五十多年教育生涯的总结。书中,于老师用舒缓有致的叙述方法,记录他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将一个个师生之间至真至纯的故事娓娓道来。
从心出发,用心陪伴
做一个“甘草”般的老师。努力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温和、宽容的人,善待学生,理解学生;成为一个有智慧、学生喜欢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不强求老师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喜欢他。
做一个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的老师。讲课时,“眼观六路,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以专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发言的人。把一些较易回答的问题请学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或请他们朗读课文中的某一段话。对学困生随机耐心辅导,尤其不能忘记学习困难、性格内向的女生,因为他们不善于甚至羞于表达自己的诉求。
做一个理解学生的老师。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只有差别,没有差生,尊重差异。做一个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如果说教育第一个名字叫“影响”,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做一个童心不泯的老师,充满孩子气;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理解和体谅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
找到方向,尝试改变。
教育是一场渡人、渡己的旅行,悦纳学生,悦纳自己。于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我找到了方向,我开始尝试着改变:
每天多点微笑。学生到校时,我微笑地朝他点点头,学生报以我微笑,然后安静地走到座位上,拿出书本开始晨诵,不用我再监督、提醒;课上,学生上课走神时,我竖起大拇指向他们微笑鼓励,学生满怀信心继续学习……
晨诵,开启每个新鲜的日子。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通过一起诵读古诗词来开启美好的一天。以24节气为线索,带着学生们诵读古诗词。从冬至开始,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一年四季的诗词之旅中,我们一起吟诵,开启我们的诗歌之旅。
玩转课本剧,让课堂漾起浪花。课堂上,我们共同学习,一起演绎属于我们的故事。学习在《大象的耳朵》课本剧中,小瀚是支持区域的小组成员,平时上课总是低着脑袋,老师提问时,他总是第一反应是我不会。面对这样一个胆怯的孩子,在小组合作准备课本剧《大象的耳朵》中,他在组内和一名女生的任务是制作道具。最开始,小瀚的情绪有些抵触,认为制作道具是女孩子做的工作。但经过组内成员的劝说,小瀚接受了这项任务。小组表演如果想获得最佳,必须每一项准备都做好,小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准备道具时,他特别上心,和同伴设计了很多款大象的鼻子。因为无法抉择,小瀚还害羞地请我去帮他们选择。在小组排练环节,组内其它成员都能流利地用自己的话进行表演,而小瀚还需要借助书本,但小瀚依然很认真地参与组内每一次排练。
正式表演时,他们组全情投入,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小瀚和组员开心地欢呼。在这一过程中,在这过程中,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可能发言较少,更多地依靠其他组员,但在讨论、准备、表演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其他组员、倾听、准备和表演等方式在努力地向同伴学习,这种学习的效果较之课堂中听老师说要好很多。
班级共读,让心与心靠近。每天中午或者自习课,一起享受我们的共读的美好时光:一个月一本书,我们一起读《鼹鼠的月亮河》、《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不一样的卡梅拉》、《森林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开展读书交流分享会,评选最佳小读者;我们举办故事表演会,分小组演绎书中的故事。每到这时候,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自己制作简单却极具创意的道具,用空闲时间进行编排演绎,我经常受邀进行客串表演。到表演时,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现场总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从心出发,用心陪伴;找到方向,尝试改变。每天,让学生对我的喜欢增加一点点,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