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做的最不负责任的两件事:
其一:大封宗室藩王,个个拥兵自重。
其二:便是立自己的痴呆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司马衷,西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智力低下,不能任政。
司马衷在位期间,西晋爆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建立还没多久的西晋王朝便彻底分崩……
痴呆儿继位称帝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二十八个儿子,为何偏偏却选智力不足的司马衷当太子?
司马衷,是由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杨艳所生,为司马炎次子,然司马炎长子在两岁之时便已夭折,司马衷成为名义上的嫡长子。
皇后杨艳善妒,独得司马炎恩宠,而司马炎对其也是言听计从。
曹魏之时,确定接班人,都是在先王病危之时,司马炎借鉴经验,早早地便确定了皇太子的地位,司马衷顺理成章地,在九岁之时,便被确定为皇太子。
然而,长大的司马衷,却表现出了智力上的缺陷,晋武帝司马炎想要更立太子,和杨皇后商量,却遭到了极力反对。
杨皇后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为由,彻底断绝了司马炎的念头,更是为司马衷娶了开国元勋贾充之女贾南风为太子妃。
杨皇后临终之时,怕自己身死之后,儿子的太子之位不保,临死之际要司马炎立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
随着长大,司马衷的智力缺陷越发明显,晋武帝曾经为测试司马衷的智商,故意设了题来考他,结果被太子妃贾南风找人作弊,蒙混过关。
司马炎还曾将司马衷的作弊答案向臣下炫耀,谁说我儿是低能?然而,仅仅是欺骗自己罢了。
司马衷虽然痴呆,然而皇孙司马遹却是聪慧异常,甚得司马炎的喜爱。
司马炎见儿子不行,索性便将希望寄托在了皇孙身上,临死之时,都没有更立太子。
何不食肉糜?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司马衷正式登基称帝,尊继母杨芷为皇太后,贾南风为皇后。
司马衷的智力不足,不能处理政事,彪悍的皇后贾南风跳出来,开始弄权。
贾南风为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先是逼死了皇太后,后又迫害皇太子,更是挑拨诸王,令其内斗,引起了“八王之乱”。
而司马衷对于所谓治国理政,却是全然不懂。
藩王乱战,而司马衷则充耳不闻,司马伦率军入宫捕杀贾南风,司马衷依旧无动于衷。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曾有官员向司马衷进言道百姓都没有饭吃,饿死不少人,司马衷却反问道:“何不食肉糜?”
不知体恤万民,却反问说百姓没有饭吃,为何不吃肉粥?
这样愚蠢至极的回答,无怪乎会被后人认定是痴呆皇帝。
藩王轮番掌权,帝王成为傀儡
司马衷登基以后,任凭外戚、朝臣和藩王为争权夺利打得天翻地覆,却始终全不在意,从未关心过朝政。
先是皇后贾南风专权,逼死太子司马遹,司马衷亦无动于衷。
此后赵王司马伦率兵入宫,捕杀贾南风,主持朝政。
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司马衷被奉为太上皇,皇太孙被杀,以绝反叛的根源。
然而没多久,司马伦便被其他藩王赶下台来,再复司马衷的皇帝之位,以羊献容为皇后,立司马尚为皇太孙,不久后司马尚身死,改立司马覃为太子。
藩王们所想的或许一样,司马衷全然不关心朝政,或许是因为囧傻呆萌,没有足够的心智,太容易掌控,司马冏专擅朝政大权。
司马乂乘机杀掉了司马冏,成为朝内的权臣,然而没过多久,又被司马颙所杀,司马颙掌控朝廷。
可悲的皇后羊氏和太子司马覃,先是被司马颙废掉,后洛阳动荡,又得复位,没多久却又再次被废,而司马衷亦于讨伐其弟司马颖之时受伤被俘,挟持到洛阳,一路唯有粗米为食。
然而仅隔三个月,司马衷又被司马颙手下张方劫持到长安,军队在长安抢劫皇宫,将财宝劫掠一空,不久后司马颙再次在长安专权。
此时的西晋王朝,已经四分五裂,藩王混战,而各地方政权纷纷自立称王,西晋的中央朝廷,已经名存实亡。
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手中的鲜卑军队攻入长安,司马衷再次成为俘虏。
司马衷自贾南风死后,便沦为了藩王们的政治傀儡,颠沛流离,公元307年,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而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乱世已成
《晋书》言司马衷:不才之子,则天称大,权非帝出,政迩宵人。
王夫子言其: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司马衷痴呆与否,恐怕司马炎心知肚明,多次感到自己的儿子“不慧”,“不堪奉大统”,却没有更换太子,结果继位之后,各种祸事接连而至,闹得天下分崩,江山离乱。
贾南风开“八王之乱”,司马氏兄弟叔侄,在中原大地上打得不可开交,而边疆地区则纷纷独立,建立政权,开始逐鹿中原,地方割据势力亦脱离西晋统治而自立称帝。
短短二十多年的统一局面,突然之间,破裂得彻彻底底。
而智力不足的司马衷,顶着皇帝的名号,用糊涂的双眼,见证了自家江山的破败,更是于糊涂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