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在衣柜里找衣服,弟弟也过来凑热闹,他还很小,个头就比衣柜门的下角高出一点点,一不小心额头就会被撞伤。
于是我对弟弟说:“宝贝,你不能在这里哦,妈妈担心你撞到柜门的角上,那就麻烦了,很痛很痛的哦。”
我说着,把找到的衣服放到床上,还没来得及把弟弟抱过来,哥哥就赶紧跑过去在弟弟头上敲了一下。
弟弟没有反应,显然敲得并不重。我也知道哥哥的本意是担心弟弟受伤,想让他离柜门远一点。
但是,那一刻我还是朝他大叫了一声:“你干什么?”,并且很严厉地看着他。
平时,我很少对哥哥大吼大叫,所以,哥哥显然感受到了我责备的能量,他瘪了瘪嘴,头低了下去,马上就要哭了。
一下子,我的心就柔软了,心想:打弟弟是他不对,但是他的本意并不是要伤害弟弟,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是要保护弟弟,只不过他一着急不知道合适的做法是什么,才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去引起弟弟的注意。
那么,他的一番好意,却因为没有合适地表达,就被妈妈大声呵斥,他一定委屈至极。
于是,我蹲下来,把他抱在怀里,问他:“宝贝,是不是觉得特别委屈,因为你本来是想保护弟弟,妈妈还责备你,你觉得不公平,对吗?”
哥哥还是瘪瘪嘴,我又说:“可是,你刚刚也做得不对呀,你不能打弟弟呀,你可以。。。”
我还没把话说完,他就开始推开我,说:“我不要你,我不要你在这里,你走开。”
我有点纳闷,我不是都向你道歉了吗,还生气?
于是,我有点气馁地躺在客厅沙发上,心里有点不平静,在脑海里搜索到底哪里不对。
突然,我想起了这几天听到的《不吼不叫》这本书,里面提到如果我们没有控制住自己而吼叫了孩子,该怎样去向孩子真诚地道歉:
首先,真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不为自己找借口,不要说 “但是你也不对,妈妈生气是因为你做得不对” 这一类的话,不要把自己的吼叫归因于孩子。
然后,向孩子保证自己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己的修养,承诺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不再对他吼叫。
最后,提出补偿的措施,比如可以说为了补偿,妈妈带你去吃冰淇淋好吗?
我回想自己刚刚的道歉,显然不够真诚。我迫不及待地指出他的不对,难道不就是在为自己的吼叫找理由吗?
向哥哥传达的意思就是:我是被迫才朝你吼叫的,因为你打了弟弟,所以归根到底是你不对。
我开始反问自己:难道只要他动手打了弟弟,我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朝他大吼大叫吗?难道这样反应过激就可以强化他内心对于弟弟的爱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于是,我决定重新真诚地去向哥哥道歉。
我走到他身边,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宝贝,对不起,刚刚妈妈朝你吼叫是妈妈不对,妈妈以后一定更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证再也不这样对待你,为了表达妈妈的歉意,妈妈带你去买好吃的,怎么样?”
哥哥看着我,出乎我的意外,说道:“妈妈,哥哥也做得不对,哥哥不应该打弟弟。”
我说:“哦,那我们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他说:“我们可以把抱开,或者牵他的手走开。”
我开心地说:“对呀,你看,你又想到这么多好办法,谢谢你爱护弟弟。妈妈和弟弟都爱你。”
是啊,一旦我们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勇敢地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孩子会感受得到,而且我们也做出了好的示范,让孩子也学会真诚地道歉,学会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会去狡辩。
本文转载自徐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