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愉悦,不负热爱
在“谷里书友群”中,开启了八月《巨流河》的共读之旅。《巨流河》是台湾作家齐邦媛先生八十高龄时历时四年写的一本自传。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记录了两代人从巨流河(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落到哑口海(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的故事。全书不见煽情,不见呐喊,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读完这本书,受到最大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一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书中第三章写到了当时南开中学的口号“中国不亡,有我!”,身逢国难,日本人的穷追猛炸,让无数的有志青年放弃学业奔赴战场,尽管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国恨家仇,赤胆忠心,展现的淋漓尽致。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齐世英,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都是《巨流河》里最令人难忘的人物。
正如齐邦媛先生在“自序”部分所写到的:“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行动;抗日战争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漫长岁月中,天上地下,在四川、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我心中仍墨迹未干……”齐邦媛先生以缜密通透的笔力,给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以及中国!
读完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先生的教育情怀。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被她那醉心学习、勇于钻研以及以生为本的理念所吸引和折服。
第七章“心灵的后裔”,讲述了齐邦媛先生在台中一中执教五年的教育路途。“一年可以是很长的时间,除了寒暑假外,九个月的时间可以讲很多,听很多。如果善用每堂五十分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一个教师可以像河海领航一样,以每课文章作为船舶,引领学生看到不同的世界。”“教书实在是充满乐趣的事,你一走进教室,听到一声‘立正敬礼’的口号,看到一屋子壮汉‘刷’地一声站立起来,心智立刻进入备战状态,神志清明,摒除了屋外的牵虑,准备挑战和被挑战。”(P217)“对我而言,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我将所读、所思、所想与听我说话的人分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他们,都是我心灵的后裔。”(P223)从这些文字中,无不能感受到齐邦媛先生对于教书这件事出于心底的热爱。
齐邦媛先生在任职“国立编译馆”教科书组主任期间,重新修订国文教科书,力排众议,坚持编订教材不以政治挂帅,而以阅读兴趣、增进语文知识为首要标准。齐邦媛先生认为学生是她心灵的后裔,而她也用切实的力量播散了满天下的桃李。
“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也能启迪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我有幸生活于现在这般的花样年代,更有幸站上了三尺讲台开启我的执教生涯。“如此愉悦,不负热爱”也是深切的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