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6号,在香港佳士得预展中,拍品是清朝著名画家、被称为“海派四杰”之一的任伯年,所画的花鸟四屏之《淡黄杨柳带栖鸦》。其中一幅画的下半截被完全撕毁,改组画估价为150万至250万港币。
肇事方是一名未成年小孩,肇事方孩子的父母承担几万块钱的修复费。父母带孩子参加画展,目的是让孩子得到艺术熏陶。但没有告诉孩子要遵守基本的画展规则,孩子没有意识到破坏名画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父母不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将来有可能会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给孩子自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
01
自由,不是豪无底线放纵。
5月4号,江西吉安一农业公司报案,数千斤即将上市的小龙虾突然死亡。调查发现,是两名未成年孩子花10块钱买3瓶农药投毒。熊孩子的父亲道歉说,自己平时对孩子管教不严,以后好好教育。并且赔偿龙虾经济损失。
没有底线的自由式教育,都是教育孩子的马路杀手。放纵等于放任不管,孩子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情况下去任意纵容,就是等于害了他。社会不会因为纵容,孩子犯法而包容他。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结果变成放任自流。只给自由,但与自由结成双的义务,却几乎不教。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参与社会生活的最低限度规则,我们都严重忽略了。 父母有给孩子的自由的权利,同时教会有孩子社会生活的最低限度规则义务。
权利和义务都是双向的,自由的前提先守住自己的底线。 郑渊洁说,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纵他的缺点。
02
5月17号,在北京一家书店里,一个男孩在书店里持续大声朗读英语有一两个小时。店员上前提醒,却被男孩指鼻子大骂:“你管我?我抽你,你信不信!投诉你!”店员始终保持微笑:“你声音太大打扰其他顾客,所以请你小声点”.
男孩的母亲没有道歉,边搂住男孩,一直反复强调,“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搭理他,你忙你的。” 他还是个孩子,变成一味忍让和宽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这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害。 孩子难免会犯错误,作为家长可以借孩子犯错误的机会,教会孩子明辨是非对错。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和责任感。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说,更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男孩的嚣张背后,有一个时时为他撑腰的母亲。而这位母亲不知道,自己是在纵容孩子犯错。父母教会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到这种处世方式。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溺爱陷阱。
武志红说,溺爱是陷阱,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放佛不可指责。
父母披着这样的外衣,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害了孩子也会苦了父母,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
03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爱孩子的父母,应该把目光放长远,要教会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犯了错误,也要有个犯错误的态度和责任。
最好的教育,是用榜样的引导。
去年陕西西咸新区一电梯内,总有股尿骚味,查看监控,发现是一名10岁男孩独自乘坐电梯时撒尿在里面。妈妈立刻在业主群道歉,并且罚孩子打扫一个月楼梯间,作为道歉补偿。随后,妈妈把男孩写的检讨书贴出来。
这位妈妈的做法,却得到网友们的点赞,孩子都是在不断的犯错长大。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在错误学会成长、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也在折射出父母的行为举止。
教育家张震鹏说,父母对自己的言行是否负责,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所以,父母一定有对工作、对家庭、对家人、对自己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面负责才行。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04
人民日报上一位小学生在踢球时,不小心踢坏别人的车镜,他写了一个道歉的纸条,主动跟车主成人错误。不敢跟父母要钱,把身上仅有的5块钱拿出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本来生气的车主看到钱和纸条,气就马上消一半了。
孩子勇敢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做出诚恳的道歉,这也是得益于平时父母的教育。教会孩子学会正视错误、并且能勇敢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父母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去为孩子承担一切,懂得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才有能力应对生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