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到地方再到国家行政学院的石会臣,一路走来,书画愈发成熟,名声愈发响亮,被人们称之为“军营里走出的书画家”。
打开石会臣先生的中国花鸟卷,那事事如意的墨色神韵,那荷塘池趣的明湖清香,那笑满枝头的累累硕果,那富贵长寿的国色天香,仿佛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苍茫浑厚而又不乏秀丽雅致,气势豪迈而又充满生活情趣。他笔下的山,大气磅礴,犹如伟男;他笔下的水,徐行从容,恰似秀女;他笔下的梅,苍干虬曲如龙,新花乍开有神;他笔下的牡丹,构图别致,色彩明净,彰显诗一般的意境。
石会臣之行书,境界宏阔,激情沛然,犀利遒劲,飘逸俊朗;讲究章法而不拘于章法,奔放灵动而无滥笔之嫌。石会臣行书所以有此境界,除苦学精修、用心参悟之外,还得益于他的军人身份,书中激情,实乃胸中对江山大地之真情流泄。从军壮志,许国豪情,凝于笔端,泄于纸上,白宣生辉,点墨如虹。
“我是一个对艺术很挚爱的人,也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于实践。”20多年来,石会臣不断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攀登。
古人云“文如其人”,会臣之画、之书,亦均如其人。会臣生于中原大地,饱受传统文化薰陶浸染,自幼聪颖好学,灵秀敏慧,酷爱书画艺术。少年时代家中拮据,无钱购置纸墨,常用树枝于地面“练笔”;亦用抹布代笔,蘸水后于石板之上“作画”。及至后来生活稍好,始用真正笔纸,不过笔乃最廉价之笔,纸是用过之作业本或废弃报纸。即使如此,会臣亦颇知足,练得昏天黑地,废寝忘食,不亦乐乎。 会臣18岁从军,先当放影员,后相继任电影队长、文化干事、秘书、主任、直至政委。农家弟子,没有背景,全凭自己努力。会臣勤勉敬业,忠于职守,在任何岗位上都做得精彩出色,工作之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为画、为书,均系业余时间。会臣之才情,既有天赋成分,更得益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政治、经济、历史、哲学、音乐、舞蹈,涉猎广泛,取其精要,悟其真谛,日久年深,潜移默化,启智养心,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