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来区分一首诗是不是打油诗?到底什么诗才是打油诗?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
而这种诗体的特征是在于“趣味”和“俚俗”,与格式无关。所以就算平仄格律十分严谨,但是你写得太过通俗,内容是幽默讽刺的,也是打油诗。同样,一首相对平直浅白的诗,如果作者自嘲自谦,自称“打油诗”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并不一定真是打油诗。
就好像李白这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此直白,浅近的画面描写,我们简直能看到李白对汪伦抱拳:“到您这里几个月,吃您的,喝您的,还拿您的,叨扰您一大段时间了,又这么客气来送行,真是感激啊,无以为赠,就写首打油诗送给您吧。”
李白这么说当然可以。但是他这首赠诗既不幽默,虽然词字简单却不落俗套,自然不能归入打油诗。这是一首不合格律的古风,更像是一首离别兴起唱起的民风歌谣,淳朴自然,只是把主客的名字都写进诗去,让汪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留下了一笔。所以汪伦几个月的招待真是太划得来的一笔买卖啊。
其实打油诗写好也不容易。通俗,诙谐,机心。要成为一首好的打油诗,这三者还真缺一不可。我们来看一首比较有名的:
王梵志:馒头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这里面也都是大白话,但是将人比作馒头馅,将坟墓比作馒头,是有机心的佛教知识暗藏的比喻,同时让人体会到“一人吃一个”这种看破天命不可违的幽默感。
这是很好,很标准的打油诗。同时还有许多格调不高的打油诗,以低俗为乐趣,以脏字为口标,那些作品即便在打油诗类,也是下品。
而李白的这首诗除了用字明白简单之外,立意和感情抒发是以送别难舍为主题,既没有机心讨巧,很简单地称赞汪伦对自己的情义,也没有幽默调侃的味道,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汪大地主对自己的款待。
所以这首诗是一首感情真挚的古风。
通俗,诙谐,机心。三大特征都不符合,自然不是打油诗。
附赠一首近代打油诗巨擘张宗昌大元帅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