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37年,苏东坡出生于四川眉山。民间传说,就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不知为何突然花草凋零、草木枯萎。于是便有了“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的传说。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是从眉山走出来的,他们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公元1956年的春天,苏轼随父亲和弟弟进京赶考,他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就是在这时遇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当时是苏轼的主考官,也是北宋当时的文坛领袖。当时空虚造作的文风泛滥!科考完毕,欧阳修阅卷时,看到了一篇文风质朴、立意深邃的文章,不禁拍案叫好。当时科考是糊名制,欧阳修认为能写出这么好文章的,一定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作为主考官,把自己的学生录为第一,终觉不合适,于是只给了第二名。然而等到拆开糊名的纸片,才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自己的学生,而是眉山苏轼。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三十岁时已成为名头响亮的大文豪。但苏轼却与凤翔府太守陈希亮关系不合,公元1061年,他到凤翔任职。在他任职期间,太守陈希亮修建了一座凌虚台,邀请苏东坡写一篇文章以作称德。于是苏东坡就借此大发牢骚,暗讽陈希亮。
1067年,宋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劝说的人,然而他却说服了当时最值得说服的人--宋神宗。苏轼则反对王安石变法变得太快,于是写了《上神宗皇帝书》,
王安石变法第三年,苏轼终于辞官成功。1071年,7月,他任杭州通判。苏轼一生曾在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在徐州任职期间,亲自带领民众亲自抗洪。得到了神宗极大的赞赏,然而也让朝廷中的小人妒火中烧。找出苏轼之前写的《湖州谢上表》、《山村五绝》、《王复秀才所居双桧》,指责苏轼反对新法,无视皇上。皇上大怒,好友驸马王诜通风报信。
当时关押犯人的地方叫御史台,由于御史台庭院里有许多乌鸦啼叫,所以御史台又叫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在“乌台”,苏轼回忆,所谓“辱垢通宵”。苏轼也是一个凡人,他与儿子苏过约定,只要有消息朝廷要治他死罪,就给他送一条鱼,他便吃下先行准备好的毒药。后来,苏过因为家境困顿,出去拜访好友集资。就委托朋友每天给父亲送饭,然而却忘记了嘱咐不要送鱼。一日朋友饭菜送来鱼,苏轼知道自己离死不远了。心里十分悲伤,此时,他最想念的是他的弟弟苏辙,于是便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与弟弟苏辙感情深厚,在他第一次为官,去往凤翔上任的路上,他就写给弟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辙对于入狱的苏轼,发出了“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感慨。
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结束,被关押了130天的苏轼,走出监狱。他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将成为他一生的牵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