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集《我要上天——法国跳伞A证历程》的一篇,欢迎阅读本文集下的其他文章;另外视频已经传到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6067092/,欢迎前去吐槽)
还真曾经后悔过没有在自己比较闲,或者天比较暖的时候学跳伞,然而在开学第一天五个小时的培训课上,我逐渐感到今日才来学的决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若不是听过两年的法语授课,估计第一个小时就会什么也听不懂急哭了。大家都是来玩耍的,所以老师说话也比较随意,除了跳伞专用词,其他的大多是些口语用法。好在老师人特别好,下课的时候还特意叫住我问我是不是听得懂,听不懂及时问。上课的时候也经常提问我,特意问问听不听得懂,甚至食堂人员来问中午有多少人要吃“paëlla”的时候,他还特意给我解释了一下这是什么东西。我也就不提他长得还挺帅这个事实了。
关于课程内容,我得好好说一说。刚开始说要有五个小时的培训,我还嘀咕着:“要这么长时间?一定很水啊!”直到培训之后,我依然听得云里雾里,能知其然就不错了,哪还敢问所以然。至于举出的一些特殊情况的例子,也只能默默祈祷别发生在我身上,暂且知道怎样打开备用伞包罢了。
第一部分介绍基本常识。出仓高度,开伞高度,开伞时间,滑翔高度,伞的构造。其他的倒还好说,主要是伞包构造,奇奇怪怪的名词太多,各种关节又太复杂,为了明确表示一些机关,还专门设计了跟平时生活不一样的用词加以区分。而且伞包的走线又设计得精巧不外露,我拼尽了想象力,也有些搞不明白如何运转的机关。只能勉强记住什么情况拉那个提手,至于伞包,只能当个黑匣子了。
第二部分是伞的构造实操。我们来到了一个大棚里,老师给扯开了一把伞让我们看。感觉好不结实啊……伞面虽有两层,但是很薄,中间还有特意留下让气流通过的孔洞,总觉得轻轻就能撕烂,伞绳也不粗,尤其是备用伞连接伞包的两个系带,只有是手指那么粗的一条扁带,书包带都没有那么细好吗?在场有个大叔也十分直白地表明了我的想法:“好细啊!”只是伞还是很大的,能塞进那么小一个小包里,还要塞两个,嗯,怪不得那么重。
第三部分介绍落地过程。要说前两部分都是知识性的,知道就得了,第三部分就体现出自己跳伞和别人带着跳伞的区别了。先是看鸟瞰图,教你怎么在4000米高空认出来加龙河(Garonne)和一条运河(canal de midi),确定落地的大致方位,然后要找出两片小树林中间的一条沟渠和飞机跑道的交点,作为开始降落过程的起点。然后U字形降落,看风向,看地面尖头指向。以上过程还仅仅是二维的,而降落是三维空间的控制,4000米出仓,2000米准备开伞,1700米开始找把手,1500米正式开伞,300米之前找到“约会地点”作为着陆开始,200米拐完第一个弯,100米第二个,10米准备,3米扯伞减速。而且好多内容都是“你这时候就应该到这里了”,天上风大,什么都不精确,怎么校正你自己说了算,于是突然很怀念假期在驾校学车的时候,一个一个瞄准点那么精确和细致。而且作为四处找路都要依靠谷歌地图确认方位的人,我一直很担心自己在几千米高空的时候突然迷瞪,不知道“妈的这是哪里”。
第四部分是自由落体。虽然在电视上也看过伞兵训练的画面,不过是俯卧两头起,平时也做过,没觉得那么累。但是背上伞包之后,感觉一分钟都挺不到。不过好在这是地面训练,空中伞包还是不压人的。这部分原则上说内容不多,但是却也最难做到。4000米降到2000米的过程中,别说你真的能保持镇定,气流吹起来也很难保持平衡。
第五部分介绍滑翔过程。也就是开伞之后,先要确定你的伞打开没什么问题:降落停止,身体直立,长方形张开,伞绳绷直,四方形帆布下降。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不理想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伞绳扭转打结,伞未完全张开,伞面破裂,以及你的同伴离你太近。至于伞未打开,这属于下一部分特殊情况处理的内容,至于以上内容,不算特殊情况。
第六部分就是特殊情况处理啦。包括打开备用伞,迫降到水面,两把伞同时打开等等。关于这部分能做的,也不过是祈祷别发生在自己身上好了。举个例子吧,如果你找不到降落区域,要首先找到一片合适的农田,不能有电线杆(高空看不见电线,只能看杆子),不能有建筑物,不能有水,还有尽量避开建筑和树木的周围,因为风向会变得奇怪。一旦一旦不得不降落在水面,要在十米的时候抛弃降落伞,在脚沾水的时候扔掉伞包,然后游泳……
看自己写了这么多,真是后悔没做笔记了,别说这周末了,等到solo的时候,估计都不知道还能记得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