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小时候上学每天都是天还未亮的时候,我和2个姐姐就会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那时候也不会觉得天气很冷,不会有不想从暖和的被窝里面爬出来的念头,更不用说有闹钟了,到点了自然就醒来,洗簌完毕早餐更多的吃的就是面条,背着帆布包就开始上学的征程。
公鸡开始第一次的打鸣,那个时候的天可真黑啊,完全伸手不见五指,孩童时期总会无拘无束,一路上也会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的走到学校,有时候走到学校,绝大多数时候都还没有开门,我们便会坐在学校门口等着,学校门口会有很多的小吃摊,尤其爱吃一角一小袋的炸花生,味道酥酥脆脆的,每一颗花生都还粘有一些盐巴,味道正好。刚好吃一小袋花生米,管门的大爷就回来开门了。
要说从小就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可能还真的挺少的,我也不例外,不喜欢学习,加上每天路途遥远,课堂上喝多时候都会睡大觉,尤其是数学课,记忆犹新的是一年级时候和数学老师的渊源了。那是为第一次和老师,还是和男老师的“打架”。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念过幼儿园,七岁开始读小学一年级,母亲为期缝制好帆布包,还给我买了肉包子,还没有吃完肉包子,上课铃就敲响了,我揣着包子就走进了教室,走进来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满是络腮胡的男人,他是我们的班主任,简单介绍了之后,就告诉我们开始了第一堂课,数学课。还记得数学老师叫周道平,老师是真的挺矮的,在我的映像中就认为老师都应该很高啊,他这么矮,哪是老师,来不住包子的诱惑以及对他的不信任,我开始课堂中的第一次吃东西,被他发现了,他走过来开始拽着我的耳朵,告诉我“不准吃,好好听课,我哪能被人这样,我开始揪着他的衣服,用我的小短腿拼命的踹他,还大哭起来,你不是老师,不能管我”。这件事情影响我好几天为都不愿意去上学,只要去上学走到大门口我就开始哭。现在想起来,倒也是学习生涯中难得的回忆。
也许是真笨也许是对数学真不感兴趣,整个学习过程中我的数学都很差,基本就是属于被老师散养的对象,不过相对而言,语文成绩和体育成绩倒从来都是一把好手,小时候最让自己自豪的就是背语文课本,那敢情自己就是一只雄赳赳的公鸡一般,声音贼大,跑步跑着感觉腿下都生风了,数学课就被老师鞭打了。
还记得五年级还是四年级开始,学校那时候会有春雷班,也不知道春雷班是干嘛的,依稀中是一个叫春雷的人自助一些贫穷但成绩不错的孩子读书的班级,而我刚好错过那个阶段,母亲到处托人非要让我降级到春雷班,执拗的喔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体现出来,死活不肯,给自己的理由是,绝对不走回头路。就这样念完了我的小学。
每一个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时光会是怎么样的情感?我在写这一段过程中,内心居然是充满恐惧的,如果有重来的机会,我也不想要去再来一次的想法。从小升初到初升高到高升大学再到工作,每一个经历都历历在目,清晰无比。也没有后悔的情绪在里面,在这一路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就是常态,不开心也是常态。都说思维会固定的跟着每一个人的一生,这大概就是这样吧。越想改变,越抵触,能量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