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业无须专业的成本核算,即可计算出经营盈亏情况

生产型企业,泛指有生产过程的行业,比如制造业、加工业等。

以制造业为例:

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企业基数庞大。

制造业市场竞争激烈,到处都在“内卷”,行业低利润下,成本管控是核心竞争力!

但是,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普遍是不清晰的。很多老板创业多年,只知道账上有没有钱,从来不知道盈亏。(敲黑板:市场很大)

这么稀里糊涂的经营,怎么扩大规模?怎么跟人竞争?

传统方式下,生产型企业的管理账,核心是成本核算。

为什么有的人说生产型企业的管理账“水太深”,算不清楚盈亏?

原因是什么?

原因之一,是生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最长、最复杂。

跟商贸业相比,生产型企业增加了原材料采购、生产领料、生产计划、半成品、委外加工等环节;跟服务业相比,制造业涉及了原材料、产成品等要素。

有的工厂,请了专职的成本会计,甚至也算不清楚成本、盈亏。

原因之二,是传统会计核算方式的弊端。

传统方式下,核算流程是这样的:


这意味着,要核算月度盈亏状况,就必须先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否则,就不能在销售时结转对应的销售成本,无法正确核算盈亏状况。

这种传统核算方式,局限性是什么?


财务理论跟现实之间,往往有巨大的差异。

传统核算方式,是以成熟的大型企业为模型构建的。一汽、富士康当然适用,但是小微企业能够生搬硬套吗?

传统核算方式,面对规模不大的生产型企业:无解。

怎么办?没办法核算成本吗?没办法算清楚盈亏状况吗?

当然不是!

壹本账创始人孙同献老师,凝聚20年财务管理实战经验,结合JIT管理思想,独家研发了JIT成本核算方式。

JIT成本核算方式,创造性地将核算流程简化为2步:


JIT成本核算

又称“准时制成本核算”,由日本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管理思想演化而来。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生产型企业,无须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就能核算企业的月度盈亏状况。

基于JIT成本核算方式,壹本账大大简化了核算难度,但并不影响正确核算月度盈亏;同时,还能监管企业的物料进、销、存情况,一举多得。

那么,JIT成本核算方式,在壹本账系统中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以一家蛋糕店为例:

老板的管理需求是:搞清楚每个月盈亏状况。众所周知,蛋糕店一般都是连锁业态,店长拿利润分红。蛋糕通常都是定制的,每个蛋糕的配料、样式可能都不同。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核算每个蛋糕的成本,可行吗?怎么算清楚盈亏?难道聘请几个专职会计?不可能的,脱离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但是,在壹本账系统中通过JIT成本核算方式,就能轻松算清楚盈亏。

以下,是主要的操作步骤:

第1步:设置基础资料

在【支出类别】中,添加需要单独在《经营盈亏表》中呈现的项目。如下图所示:


第2步:采购原材料,录入【外购入库】单据。

第3步:原材料领料后,录入【其他出库】单据。

在“成本对象”列,选取对应的支出项目。

第4步:怎么监控原材料的“进销存”?

通过【常用查询】-【资产查询】-【原材料】查询。


第5步:怎么查看经营盈亏?

通过【管理报表】-【经营盈亏表】查询。


怎么样,跟传统核算方式相比,是不是简单了很多?

壹本账独创的JIT成本核算方式,第一次让生产型企业也能轻松算清楚盈亏,让客户不用再当“糊涂老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