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会应一些客户的要求,定期为他们做城市生存挑战这个项目:暂时帮学员保管身上的钱财和手机,把他们带去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城市街头,给他们手里的仅有的物资向当地人出售,以赢取午餐和回去的交通费。
而我作为观察者,过程中看到了学员们的不同表现,通常听到最多的就是以下这几种声音:
“我太笨了,我没有其他人会说,脸皮又薄,也不想死缠烂打,磨破嘴皮。”
“这东西一点也没用啊,如果是我自己,都不会买,更何况是别人,谁会买啊。”
“我觉得让我卖东西这件事情很low,一天到晚求着别人买我们的东西,还要看人脸色。”
当然,也还会有比较热情积极的学员,很努力地做任务,“你看,我们这个魔方是开发智力的,你家里的小孩子肯定会需要。”
所以,这些学员总是卖不出手头的物资,包括最后一个。他们的午饭是个大问题,只能中午饿着肚子,下午两点左右凭“运气”和“乞讨”解决午餐和交通费。
这是不是大家以往对于销售的认知:辛苦,没地位,厚脸皮,肯坚持,锻炼人,能说会道甚至会忽悠。
当你和客户或者潜在客户初次见面时,双方是势均力敌的,但一旦你开始向对方展开销售,甚至试图说服对方做购买决策的时候,决定权就转移到了客户那一方了,你就处于了劣势,很可能,交易就会以失败告终。
这或许是大多数销售都要经历的过程和会走的弯路,但好的销售可以收入很高,不那么辛苦,而他们并不做这些,还能和客户成为朋友。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做的吗?
技巧确实不少,先分享一个达成购买的有效方法——“填空法”,来自于我近期看到的一本书。
寒暄过后,凯特双臂交叉,等着我问出每一个咨询顾问都会问的问题,“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你的时间规划如何?你愿意花多少钱?”可我没问这些,相反,我说道“你在考虑聘请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因为你想______”,同时,我做了个邀请的手势,鼓励她回答。然后我静静地坐在那里等着她开口。凯特停了一会儿,放下了交叉的双臂,身体前倾,说道“因为我想把这儿变成一个值得回来工作的好地方。我还希望人们为我工作是因为他们想为我工作,而不是不得不这么做。”此时,我知道我能帮得了凯特…我也颇为肯定她愿意接受。这是因为我创造出了牵引力把凯特“拉向”我,不是把我自己推向她。
这样做的秘诀是:邀请对方参与到谈话中来,而不是问一些让他们产生防卫心态的问题。填空法的原理正是这个。
你可以拿自己做个实验,看是否能够感觉到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首先,想象我们正坐在小咖啡馆,而此刻正是午后,只有我们两个人,暖暖的阳光撒进来,而我正坐在你对面,抿了一小口咖啡,对你说:
“你看这篇文章,你想从里边学到些什么呢?我知道这肯定是你需要的,因为太多人需要它了。”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很强势,骄傲自大,而又让你有点自己被冒犯的感觉?
那么我们换一种说法,我略带鼓励地对你说:
“你选择打开这篇文章,是因为你想学会如何______,而现在学会这些对你来说非常重要,那是因为______,如果你能够学会这些,并且立马就能将它们应用,你得到的好处是______。”
这次,你是不是很愿意跟我分享并继续看下去了?
你直截了当地问问题,是为了告诉对方你真心感兴趣。然而,对方可能会觉得你这是在挑战他,就像个小学童被老师或教练当场提问一样。在适合的时机提出敏锐的问题,的确能有力地改变人际关系。但是,对新客户抛出交易式的问题,比如,“您想买点什么?“或是“我给您讲讲我们的产品为什么更好,怎么样”,对方会立即产生抵触情绪。而填空法的效果正相反:它把对方拉向你。它使你听上去不像个严格的老师或教练,而是像个值得信任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说着“来吧,来说说这麻烦事儿,看看怎么解决。”
这就是有效且不费力的沟通法,自己的一句话,三个问题,就能让对方放松戒备,敞开心扉。
年底了。大家都开启了最后一波签单模式,你还在狂给自己打鸡血抓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