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小孩,上三年级,本是活泼好玩的时候,却老是说心痛,胸痛,或者头痛。这样,同事不得不频繁请假,带她小孩子回去看医生。然而,医生说的检查没有一个拉下,都显示没问题,小孩还是嗷嗷的叫着真痛,同事一边担心一边心疼,好像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的次数,每周上演两到三次,我们也见怪不怪了。
同事也由一开始的担心逐渐变得心烦和麻木,不知如何是好。你想呀,一个10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心思呢?或者说,他如果不是真的身体不舒服,他又何必老是要家长带他回去,又或者,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能得到什么呢?后来才得知,小孩子是因为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读书,成绩可能也不是很好,有时候也会排到很后的名次。老师呢,也很想孩子能够做些改变,至少把名次提上去,家长自然也抱有这样的希望。小孩子,我感觉属于在一种有压力和焦虑的状态,他想变好,可能他也尝试了方法,没奏效,没有拿到结果,家长在旁边问预计能考几名,他自信十足,没问题,成绩出来还差几分及格,这样的情景多了,他也没有了信心。家长和老师可能比他更焦虑,偶尔还有亲戚过问学习,这样一来,他小小的身躯要承载的希望就太多了。
时代一直在发展,人也需要一直学习才能更的上脚步,对自身或者小孩子存在焦虑也是难以避免的。只是对比我们90后来说,我感觉,现在的小孩子,特别是我们农民工带在城里读书的小孩,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没有以前幸福。一方面,家长要挣钱养家糊口,在此之余,还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照顾小孩和家庭的生活之外,所剩的精力和时间都非常有限,自然能给到温馨的爱和哪怕周日带小孩去公园一起玩的时间就特别少,哪怕每天能上班和接送孩子,那真正在孩子放学后,关心孩子当天在学习过的怎么样,有没有被欺负,和同学老师相处的怎么样有多少呢?大多数都是,先问,要做什么作业,有没有被批评,有没有做了什么坏事,为什么这次考试考的这么差,怎么又粗心了,对吧?不是家长不愿意好声好气的对待自己的小孩,而是快节奏的生活,作为大人,本身也不是万能的,竭尽全力有时候都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如何能在被上级骂了狗血淋头之后活颜悦色,接送小孩,依然春风满面,这需要很高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呀!另一方面,小孩子的活动范围基本就在学习和租的房子,每天,如果家长不陪他们出去外面走走,就让他们释放天性的时候也很少。在农村,以前周末放假,小孩子要帮家里干农活,比如说放牛,一群小伙伴,边放牛,边一起在大自然中玩,别提多快乐了。每天,小孩子也需要帮忙家里干其他己所能就的活,比如说,煮饭,烧菜,扫地,喂鸡,把牛放回牛栏等等,闲暇时间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跑来跑去的,捉迷藏,跳绳,踢毽子,跳飞机,打纸球,打羽毛球,弹玻珠,走五子棋,等等,这样,家里的活有人干,小孩子锻炼了自己的生活动手能力,锻炼了身体,又有小伙伴一起玩,生活不枯燥。现在回忆起来,我们的童年的快乐对现在的小孩子来说,真的好奢侈!
每个人天生的对事物的敏感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强求。比如说,小孩子是不喜欢上学,但是他对自己喜欢看的奥特特曼能不断的反复看了20 遍,每个细节都没有快进,我们怎么能说这样的小孩不喜欢学习呢?他只是不喜欢别人给他制定的学习而已!他拼积木拼的比一般的小孩都要好,那他动手能力不差呀!除了上学成绩不理想外,他没有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他自己不想学习,他还知道不影响其他人,这品质也是很难得的。
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他就是差学生,那么,一个大人挣不了什么钱,难道我们就能说,他是个差大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