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连着听了两节同课异构语文公开课,讲课的都是年轻的教师。他们两个讲的都是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两节课听下来,让我总感觉他们备课不足,他们的教学设计也过于平淡。亮点不多。听后感觉学生没学到知识,教师也没看到自己要互相学习的地方。
作为一节公开课,我认为应该很好地把握两个点:第一,向学生讲什么内容?教学内容一定要具体。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东西。第二,一定要体现教师的独特的个性教学风格。这节课有哪些亮点值得自己炫耀,能让其他教师学习自己独特的方法。
所以一节公开课一定要精心准备,精心打磨。让学生学有所得,让教师观有所获。
不过,年轻教师还是善于学习的。我们在评课的时候给予了她设计教学过程的方法。
一、导课激趣
桥的美观,用优美的语句描绘桥。
讲述我国当代雄伟大桥的修建。
也可讲述我国古代桥梁的悠久历史。
导课可以是一个亮点。
二、学习目标要明确。
目标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任务和方向。它具有重点内容和方向指导。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可以确立两个学习目标。一是了解作家掌握生字词。二是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活动起来。就本课而言。
1.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预习。学生读课文时一定先设计问题。比如标段序,画出生字词。初步感知说明对象及特征。充分利用教室周围的小黑板。让学生进行作家简介,给汉字注音和看拼音写汉字。 这是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基础知识。
2.让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鲜明特征又是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在黑板上写下本课的重点。这是抓住了重点。
3.设计问题:赵州桥和卢沟桥从哪些方面分别表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让学生圈点勾画,分析品位。这是抓住了说明文的主要特征。
这样设计就体现了这节课由浅入深。有知识基础到问题探讨。让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的字词又学到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以及读书的方法。
四、合理预设每个环节的时间
应该在自己教案的每一个环节上写下需要花费的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坚决做到高效而不拖堂。
五、设计好自己的板书
板书应该简洁全面而又美观。就本课而言,可以画一幅简单的石拱桥。再把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融入到桥上。这样就达到了既美观又重点突出。
期待每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打磨自己的公开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学有所得,让教师听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