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中我心中的理想德育一章,书中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三点措施:
一是在启发和吸引学生完成各门学科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还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让他们自己去钻研更多更深的问题。
二是要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希望自己最喜爱的项目,使他们在业余时间有事可做。
三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书籍,热爱课外阅读。
所以我们与其给学生规定诸多的“不准如何如何”,还不如把这些高雅健康的东西充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自然地不去“如何如何”。
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班级、楼梯间有图书角,校园提供了长椅,给学生创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有书籍的陪伴。
再有我们的社团课程不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业余活动,除了每周三的社团上课时间外,很多孩子已经喜欢上了社团项目。放学的校园中都能看到打篮球、踢足球的学生身影;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去揉泥、做衍纸画等等。
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生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担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