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幸能够参加本次“课例研修提升教学素养——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讲座,聆听关老师的指导。关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详实、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工作至今,我也参与了很多活动,未曾停止过学习。但以往的学习我们一直在发现问题,很少系统地探讨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关老师所主持的课例研修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主题,试图找到上好课的方法。
关老师对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教师们普遍缺乏一套熟练的教学方法。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回到课堂中去,用教师的经验去解决教学问题。由此,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换一种角度去观察课堂,不仅要看学生怎么学,也要看教师是怎么教的,在情境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反思原因、提炼方法。
而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需要我们坚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思考,形成“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行为模式。
小课堂也有“大宇宙”,一堂课虽然只有40分钟,但涉及的内容却多而杂,其中包含了对教学内容的解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学情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运用、课堂教学的生成、作业的设计与效果等不同而有互有关联的组成部分,稍有变化也许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因此,关老师在开展课例研修时,针对不同的主题设置了不同的观察点,让研修变得可操作,同时也更具有针对性。
下午,我们听了赵婧老师执教的“文言文群文阅读之人物对话分析路径”,了解了清河湾中学语文教研组以“初中群文教学新课堂实践”主题的研修活动,让我看到了语文教学还有无比广袤的探索空间。
完美的课堂虽不存在,但我们一直在追求更好的课堂。
青村中学 吴思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