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时候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还属看电影了!村里谁家办喜事,亲戚或者朋友都会送一场电影表示祝贺。
放电影的消息,一般都会在几天前得知,小伙伴们早早就约好一起去观看。到了放电影的傍晚,放映员就带着设备和胶片来到了指定的地方,放电影的地点,一般会选在离主家比较近的地方,有时候是比较宽的打场院里,有时候是十字路口,反正是容纳人数比较多的空间。
早早吃过饭,有的孩子甚至不吃饭,就来到了场地守着,看放映员把幕布的绳子系在电线杆上或者树上,白色的屏幕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为什么这里面会有人跑来跑去?为什么会说话,会打仗呢?心里的好奇不会停下行动的步伐,大家从家里搬来的凳子,会根据自己的目测,找到最佳的观看位置。中间的,不会太扬脸又能不被别人遮挡的、还离喇叭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就是最好的观众席了。来得早的孩子会抢先把凳子放在那个地方,就算是占住了这个地方,当然,凳子不会只有一个,弟弟妹妹,哥哥姐姐,甚至爸爸妈妈,朋友伙伴……所以,浩浩荡荡摆了一排。来得晚的,个性强的孩子可是不乐意了,悄悄把别人的凳子往边上挪挪,自己的放进去,胆小的孩子要么忍着不敢吭声,要么回家叫哥哥姐姐。不一会儿,一场矛盾剧就开始上演,互相谩骂,甚至殴打都是常事,赢了就胜利夺取地盘,输得就往边上去去。那个时候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吵吵闹闹,一般一笑了之,不会去做太多的计较。
天色慢慢暗下来,吃过晚饭的大人就开始陆续来到了影布边,路近的搬个凳子坐下侃大山,路远的找根木头,路边搬来几块砖坐着,丝毫不影响热闹的情绪。男人拿着烟斗边抽边聊着庄稼的长势,女人则三五一群说着东家长西家短!最热闹的还属孩子,拿着父母给的五分或者一角钱,在影布旁边昏暗的煤油灯罩下,选着自己喜欢的零食。有瓜子、拽糖、焦酥糖、糖豆、麻花……买到的东西可是不舍得一下子吃完。总会先跟伙伴们炫耀,再一点点细细品完。
一束白光射在了屏幕上,所有的孩子伸出了手,让自己的手影显示在屏幕上。有的摆出小兔的造型,有的摆出鸽子飞翔的样子。欢呼着,雀跃着,傻呵呵的笑着……直到电影的名字出来了,孩子们才会安静下来。电影的内容孩子们很少能看懂,只记得里面的人物都是大长脸。孩子们喜欢的,就是这样热闹的气氛,有伙伴一起分享快乐,有爱吃的零食过过嘴瘾。小点的孩子看不了一会儿就会犯困,大人可舍不得回家看着孩子,他们往往会抱着孩子,让孩子躺在自己腿上入睡,看完电影再抱回家里。
电影结束后,大家搬着凳子陆续返回家中,大人们边走边讨论着剧情,孩子们,则迷迷糊糊被拉扯着,半闭着眼睛如同梦游般。第二天,不管电影看了多少,一班孩子都会聚在一起,说着电影里面的片段,有时候边说边比划,有时候,把几部电影的内容混淆在了一块,无论他们说的什么,都不会影响大家兴高采烈的场面,说的热火朝天,听的如痴如醉……
那些童年的记忆,在脑海中依然那么清晰,它会伴我同行,让我铭记童年特有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