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去世已经十多年了。每每想起外婆,都会一时语塞,如同一千个一万个词汇阻塞在胸口,但竟无一个能说出口来。那种心中满满的掺杂着思念与留恋的疼痛感觉,终使我不得不在电脑键盘上静静地敲出这些饱含深情的字句来。
我从小便在外婆的身边长大。少时,家境清贫,每日里吃的用的,都极其俭素。然外婆家却不同。外公是个远近闻名的兽医。那时村子里大多人家都饲养牲畜,用来种地。这就为外公的医术提供了广大的发挥空间。时常的,外公家来医牛医马的人络绎不绝,每日里收入颇丰。这样富足的生活在当时的村子里是极其令人艳羡的。如此,外公在家里的地位也是极其崇高的。除了外公的工作范围内,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由外婆这个贤内助来事必躬行。
外婆一生中共养育了六个儿女。印象中的外婆总是忙忙碌碌的。外婆做得一手好菜。到现在仍记得外婆做的发面儿的玉米饼子,特别地香甜。还有外婆亲手蒸的馒头、糖豆包,那叫一个又白又香。
外婆的热心肠远近皆知。村子里有个大事小情的,外婆总会第一时间到场。不管红事,白事,外婆总是会成为办事人家的主力。每次她都如同料理自己家中事务一样地尽心竭力。如此,外婆在村子里赢得了好名声。
一直到六个儿女先后成家立业,外婆仍旧没有停止操劳。
前几日,母亲与我闲聊时,还忆起外婆在年经时侍候外公的周到。外公是他们那个年代里的“老学究”,念了一辈子的书,从没下过田没犁过地,没吃过苦,没出过力。而且还总是享受着家里面最高的待遇。母亲说,当她们还小的时候,外公爱吃煮鸡蛋,家里一有鸡蛋了,外婆就煮好了,先给外公吃,就连家里的孩子一个也吃不着。这足可见外婆对外公深深的爱与敬。一年四季,外公不喝一口生水,外婆总是不辞辛苦,用大铁锅烧好热水,装满外公的杯子。这样贴心周到甚至忘我的照顾,让我不禁对外婆产生了深深的敬爱。
儿时,只要到了外婆家,外婆便会将家里的好吃的好玩的,统通拿出来,毫不吝惜。闲时,外婆便会领着我去走亲戚。我因此而熟识了离家很远的亲戚。
外婆的重情重义、勤恳朴实,给我留下了终生无法抹去的印象。虽然外婆没上过学,大字不认得一个,但她却用自己的行为行诉所有的人,她的善良、热诚与勤劳。
然,外婆年老时,却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一个人的一生到底需要承受多少的隐忍与病痛折磨才行呢?现在回想外婆的整个人生,除了付出,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还是付出。但到了老年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善报。亲眼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渐渐丧失神智的外婆,现在真的觉得外婆的一生就像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大大小小的劫。而病痛,便是她这短暂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劫。我相信,外婆一定是去了那个不再熬煎的极乐世界。而在这之前,她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的。如同现在的我们自己,将来是怎样的,谁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