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了许多电影和电视剧,既有国产的(《我可能不会爱你》,《恶作剧之吻》……),又有外产的(《我的女孩》,《砰然心动》……)。可能随着年龄增大,对近几年国内外拍的青春偶像类电影和电视剧越来越不“感冒”,当下的与以往对比,很多东西变得不再纯粹,更多的是趋向浮躁和商业化。所以,宁愿回头看看那些还较为纯粹的。
但看得多了,对比的多了,发现了青春偶像剧的同一规律:剧情里的男二永远对女主不打不骂、笑脸相迎,男一始终与女主对着干,外加言语讽刺,女主喜欢的永远是不对她百依百顺的后者。
两者就如大家常说的“冤家”。在相识之初,他们处处针锋相对,彼此不让一毫一厘;熟识以后,他们的关系更加白热化,双方讨厌得不行不行的,每天记恨着;最后,故事的结局或许有喜有忧,有的斗着斗着在各自心理斗出了感情,而有的也真的是逗与被逗罢了。
故事的情节搬到现实生活里也毫无违感,不对,更可以说是现实不得才搬到了大荧屏上,那些结局不如己意的他或她借着那一个个“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剧本,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圆满的结局。
身边有个朋友的经历恰巧与剧本情节雷同了。在我们同届有个她的老乡,还是小区隔小区的那种,在大学里这样的几率不太大。所以,“老乡见老乡两眼放光”的事就发生了。
对那个男生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一对小眼儿,吃过炒栗子吧,对,就是眼睛用力睁大也就如栗子上那道裂口一般,每天像没睡醒,弱显木讷。但他喜欢高科技和电子产品,平常总爱在班里摆弄,所以蛮有女生缘的,跟谁都能搭上话。
朋友对这种“花蝴蝶”一般敬而远之,可她忘了蝴蝶有翅膀。不知怎的,那个男生知道朋友与他是老乡近邻后,有次上大课故意坐到朋友邻座,跟她东扯西扯。朋友由于面子,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茬。
这次扯皮以后,男生单方面与朋友熟了起来,见面主动打招呼,让朋友帮忙占座,在外吃饭钱不够让朋友送钱……比男生这一系列行为更让我惊讶得是朋友居然都一一照办了,而且每次帮忙后,男生就会调侃她,虽不说是多么轻浮的话,可句句戳心。
几个朋友和我都猜到了她的感情变化,都逗她。
“人家那是想找机会见你,快从了人家吧,哈哈哈……”
“你们不要闹了,他有女朋友的,高中就在一起了,异地恋”
我们无心的提问,却得到了她有心的答案,她确实喜欢那个男生,只是……她被逗了。后来,她对那个男生也是有求必应,我在想,她可能在等吧。
你想问再后来呢?他们没有后来了,大三时男生与异地的女友分手了,朋友也仍在原地,没敢迈出那一步。有一次,我们俩晚饭后压操场,我还是忍不住开口问了。
“你为什么会喜欢他?”
她笑了笑,沉默了一会儿,“物极必反吧”,我愣住了
“相信最初,我们谁都不想围着一个人转,可当他对你恶语相向、冷言冷语时,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就会推着你开始慢慢靠近那个人,你的不服和倔强驱使你不自主地围着他转,久而久之,就像地球围着太阳公转一样,不想转也已停不下来了。”
“那你还喜欢他吗?他现在已经没女朋友了。”
“喜欢?不喜欢?”“我也不知道这是喜欢还是习惯了……”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才懂了“物极必反”这四个字在感情里的涵义:那些调侃,那些无视,那些故意之举,令你对他或她的讨厌感与日俱增,可消除这些讨厌感谈何容易,你会在一次次反击中越陷越深,厌恶感达到极点便成了念念不忘,成了牵肠挂肚,成了喜欢。
这对那个对你呵护倍至、百依百顺的人来说太不公平了吧?!感情里哪有公平可言,你对他或她付出过的一切,为什么一定要求他或她回报?像我朋友最后也不公平吧。
最后,我只想说,不能因此不敢动心,要动心,但要动对心,该动心时动,不该时赶紧收心。
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随着性子写的,也是有感而发,或许经历不同观点则不一,望大家指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