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简单聊下自己十来年市场经验的一点感悟,就个人而言,不算什么市场线的老兵,也谈不得什么资深,但从销售做到市场,从和团队一起把一个产品从零做到几个亿,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等等的行业经历,还是有些浅显的感悟。和各位分享。
其实纵观中国的市场变革,不得不说改革开放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政治层面不用多说,我也不懂。从市场角度讲,引入的不仅仅是更多新鲜的、高科技的产品,更是更多新鲜的经营理念。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在这一刻才真正起步。要说明我今天要分享的“渠道产品”和“品牌产品”的变革,首先就要定义上来去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同时要分享他们的优势劣势。
渠道产品:顾名思义,主要依赖于渠道销售的产品,大部分具备三个特点的其中之一,第一稀缺性。例如某些稀缺的资源供应。第二需要服务协同的产品,依赖于服务方方能使用的产品,例如美容院的所谓专业美容产品,或者汽修厂的润滑油产品,或者火锅店里的牛肉产品,或者药品。这些产品都需要依赖服务方,才能实现产品的供应和价值。第三运输受限制,使用渠道相对单一。类似建筑板材、水泥、钢材等。以上是个人理解,不要去百度相关理念,因为你也搜不到。
综合以上特点,我们来说“转变”,标题是说渠道产品向品牌产品转变是一条做大做强的毕竟之路。那么是所有的渠道产品都可以吗?当然不是,而是具备渠道产品特点之二的产品,就是需要服务协同的产品。举两个例子,比如装修行业,在最初他们只需要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建材城就可以了,是典型的渠道产品,谁掌握渠道、质量做好谁就可以拿到销量。但是近几年我们发现,原来类似门、橱柜、马桶,都可以在线上做营销,直接卖给消费者,然后再合作第三方去做安装。这是十几年前这个行业的人不能想象的。而在这个阶段拼的就是品牌和营销了。还有就是润滑油产品,原来只有4s店在做销售,你去保养,当你付完钱,你都不知道换的是什么机油。因为当时这是技术型产品,车是非常娇贵的,谁也不敢轻易去动任何东西,而现在第一是消费者的理性发展,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对称,越来越懂。第二就是对于品牌的认识和依赖。第三就是互联网的发展,缩短了沟通链条,加速了渠道扁平化。这些都迫使渠道产品向品牌产品的转化。任何行业,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必然就需要探索同质化以为的竞争力,而品牌力就是竞争的终极方向,因为技术可以赶超、服务可以模仿,唯独品牌的理念、品牌的文化、品牌的历史这些精髓是很难学习和模仿的。就像两个人一样,你可以整容长得像他,你可以穿衣服、动作等等都模仿他,但你永远不会是他。肯德基和麦当劳进入中国30年,当然推进了中国快餐业的发展,像跑马拉松一样,领头的跑得快了,整体成绩都能提升。但是你也发现目前西式快餐还是没有能持平或者赶超的其他品牌,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品牌产品是在质量稳定优秀的前提下,通过新媒体渠道让目标消费者认知、熟悉、使用,最终成为忠诚消费者,成为传播者。 这是成功的品牌产品路径。而这种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和战略,更是企业员工、代理商上下齐心的决心和认识高度。在当年所有手机都由移动服务商销售的时候,那时候最不受待见的步步高,就傻傻的脱离了渠道。迎难而上打造自己的销售模式和品牌。我想现在的vivo、oppo的所有市场表现已经不用我去描述他的成功了。那在当年他就是付出了巨大代价,有很多企业内部的员工和代理商放弃离开,也经历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等等,但改革就是这样,所有人都认为对的事情,通常已经过时了,有可能能把握现在,但一定掌控不了未来。
所以对于目前正在渠道产品内的公司,需要开始反思,如果真的不具备转变条件,那就做好质量,做好渠道客户的服务,继续做扎实的渠道。如果具备条件转变,就要上下齐心,开始行动,具体方法有很多,一篇文章肯定说不完,但是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这种转变理所当然的需要放弃的是短期利润,看重长远的未来。先踏上这条路,再稳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