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在西安的《大路周刊》第10期、11期上连续发表了《终南山游》,署名仲子。
此文详细记述了1934年,作者和朋友从大雁塔出发,在韦曲、樊川、王曲、南五台、翠花山的游览见闻。
从这篇游记中,能够体会出当时人游览的感受,读来颇有趣味。
《终南山游记》
仲 子
往余负笈两京,往还关中数矣,岧峣华岳,揖让于周道旅途中,而未能一登其巅,深感游山之不易也。
甲子春(1924年),阻兵长安,与友人甘谷潘希天镇,作城南之游,止于韦杜曲江而已。今秋道出长安,忽忽十年,往事如烟,秋高气爽,适三原马文彦兄方自东来,因邀蓝田杨大乾兄,膏车偕游终南翠华。
九月二十六日朝发城中雁塔。自唐以来,杜少陵(杜甫)岑嘉州(岑参)以下,题咏甚多,然不过登临壮观,楚怀寄概(感)而已。其在今日,最耐人思者,为明宗室朱子斗尝卜居于此。顾亭林(顾炎武)入关,访其子姓而授之学。此事知之者甚鲜。亭林(顾炎武)有朱子斗诗序。朱氏后变姓杨,不知今日尚有其裔否?匆匆过车,徒系芳草王孙之思耳。
过韦曲,在唐为韦安石别业,花光似酒,冥想天开;右睇樊川,汉将樊哙尝食邑于此。冈峦回绕,竹树苍郁,水村幽居,其在李唐,皆为王侯池馆,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也。而今辟道城南,复兴胜区,西京新基,更逾旧观。怀古幽情,十里五里,应接不暇矣。
韦曲东环隰原,连冈竞秀。所谓杜公祠,即在冈上。余等停车登山,新道斩崖,迂曲有致,疏林深蒨,恍来靈隐。谒少陵遗像,祠宇敞洁,楹联亦多,清代名作,惜悉残毁,或仅存上联或下联,有郑某集杜句:“旧俗存祠庙,杜陵有布衣”一联,尚完好。祠北为牛头寺,有唐柏经幢,寺牡丹甚有名,旧有唐贞元中徐士龙撰遍照禅师碑,仙人丘长春(丘处机)诗刻,久无存矣。清闽侯林寿图与客联句,尚悬僧舍。
杜祠之建,远在寺以后,有摹刻遗像诗刻等,皆近人作。祠最古不过创于明,杜陵桑麻,拾遗吟啸,想在此间,令人徘徊不忍去!祠西有庭三楹,俯视樊川,烟波起伏空翠之中,田畴交错,一碧无际。
草草午餐,驱车而西,取到王曲,而入终南。山溪纵横,稻畦荷田,随处皆是。王曲之名,不知自昉(起始),村庐小肆,景物甚佳。有城隍庙,流传神话特甚,庙隅有清初碑,不足载,仅忆有“终南太乙之谷,滈水出焉,其迤北十里,曰王曲”,数语而已。
王曲迤东有蒙恬洞,溪曰蒙溪,未能往游。更西南行至留村,乡人导谒留侯庙。初一为辟谷游踪,虽不若紫陌(大路)祠庙,乡人崇祀,礼亦宜之,更悬想留村之名,殆若刘季(刘邦)之新丰。比入庙瞻视,大失所望,不知系某某福禄之神像,而竞诡为留侯庙,异矣。庙右为塾师教学地,余等稍憩,停车村中,谋坐肩舆登山,时已三时许,去杜公祠已三十里矣。
登山之具,二人肩舆,即所谓篮舆者,陇蜀所谓之滑杆,关中谓之斗子,其制略同。因雇斗子三,出留村西南行,村前为石鳖谷。《雍大》记:“谷口有白圆石,其巨如屋,类鳖”。《西安府志》:“长安、咸宁以此分界,一作石壁谷”。溪流路转,别有山川,土人所云:“韦杜三川,不及王曲一湾”。盖非虚语,终南山色,岚翠扑眉,而奇峰笏列者,为南五台。
…………………………
…………………………
由五台往翠华山,虽仅隔一峪,必由舍身台下山,始达如翠华之径。乃揽衣拄杖,同下峻峭,秋花宿莽,与高枝上下摩盪,本无行人之径,时坐石上小憩,舆夫六人于丛棘中,导余等行,呼之不应。良久始至山坡地,稷黍离离,知去村舍不远,山泉涧溪,横流四注。此时亦悦人耳。
仰视大台,高峙中央。惟舍身靈应二台,自山巅垂崖,直坠山下,不可以丈计,雄奇大观,天然画稿。
五代《名画补遗》载关同(即关仝,五代著名山水画家)画论有:
“同画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能一笔而成,其疏櫂之状,突如涌出,又有峰岩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树村堡,杳漠皆备。”
关同是长安人,是当然到过南山来寻画稿。最惬人意者,舍身台,上突巍峰,万丈危崖,酷似一笔画到底。而线条之美,勾勒皴擦,显然呈露,直是一幅荆关派之秋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