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思维方法在作文中的应用
一、发散求新,多角度勤思考-——发散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角度思维,运用发散思维多向求新,可以帮你在广阔的领域里纵横驰骋,使你妙思泉涌,为你创造写作新空间。
1.发散思维为审题提供多个角度。运用发散性思维审题,对同一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从题目或材料的重要信息中确定出文章写作的主旨这是第一步,根据主旨多方面地展开联想,在众多的角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角度来写,这是第二步。
2.发散性思维为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运用发散性思维选材,向四面八方辐射,追求视野的广阔性,从不同角度的选择有新意的材料。例如以“根”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思考,确定立意角度。
(1)跳出植物的“根”, 把根当作依托。从这个角度立意你会发现:母亲是孩子的根、土地是农民的根、祖国是游子的根、地球是人类的根···
(2)追本溯源-寻根,化实为虚。文章以“寻找”为线索:寻找生命之根、思想之根、文化之根、情感之根··
(3)把根留住-重视根、珍惜根。文章涉及到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继承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问题,实际也是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例如:留住文化的根、留住中华文明、留住做人美德的根等。
(4)从环境保护角度立意,警示人们。揭示出人类之根-一地球,正在承受越来越多的负担和伤害····呼吁人类爱护地球,为了我们共同的根。
总之,可以从有形的根谈到无形的根,揭示根与生活、人生、生命、人类的关系,体现立意多元化,选材多样性。
二、纵向求新,身边事深思考-纵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纵向思维是一种围绕问题由表及里,浅中见深,由现象到本质,力求“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思维模式,也是我们写好应试作文的又一途径。如果我们能够用解剖者的眼光看待事物,寻找事物的内外因关系,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我们就能写出角度新、立意高的文章。
三、逆向求新,旧观点新认识-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逆向思维是从人们常规思路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的思维。超越常规、怀疑常规、确立新观点,阐述新发现,这是我们所说的“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常常显示出作者与众不同的见解。
【误区提示】
1.运用发散思维审题构思,不管“散”得多广、“散”得多远都不要离开写作的中心,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运用纵向思维构思属文,必须深思熟虑,方可动笔。古人戴师初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运用逆向思维构思属文,要在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全面、辩证的看待事物,逆向思维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切忌以偏盖全,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