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敢骂妈妈和老师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前几年,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经常在班级惹是生非,领头打架骂人,把班级弄得是一塌糊涂,经常一言不合就对妈妈、班主任破口大骂……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分析主要原因:一个是因为孩子父母工作忙,从小把他送到了乡下的奶奶家,隔代教育,老人溺爱严重。第二个就是,孩子妈妈和奶奶关系紧张,奶奶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控诉妈妈的各种“罪过”,甚至于在孩子面前骂孩子的妈妈,逐渐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妈妈就是坏人的定势,于是,他也经常和奶奶一起骂妈妈。
一个从小被放在,骂人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奶奶宠爱的孩子,逐渐没有是非道德观念,这将成为孩子未来成长之路上一道巨大障碍。
华德福的创始人斯坦纳博士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孩子不是说你说什么,甚至不是学你做什么,而是学你真正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因为每个人出生之后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其实孩子一直是在看着大人的背影一天天长大,慢慢就长成了大人的样子……
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妈妈把孩子接到身边,但是妈妈又做了一个错误决定,让他住进了学生公寓。妈妈又一次错失了陪伴孩子以及与他建立感情链接的最佳时机,当他被放在公寓里陌生的环境里时,他的心里满满的无助与惶恐,于是,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获得存在感。因为孩子一旦犯错,公寓老师就通知家长,这时候家长几乎完全在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的情况下,一味用打骂的方式惩罚教育孩子,让孩子不仅承受了肉体痛苦,还饱受心灵摧残,更是在他们言传身教的打骂声中,学会了谩骂羞辱和暴力对抗。
孩子上初中后彻底放飞了自己,做任何事都有恃无恐,教育对于他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了作用。他打群架、吸烟、上网、骂家长、骂老师等等诸多坏行为,让家长伤透了心,万分焦急的家长把对他的教育作为重点提上日程,我们小县城的所有有名气的教师都被请来与他一一过招,孩子往床上一躺,就一句话:不上学了。
我给家长提建议,要有专业人士介入,对孩子成长更有利,家长把他送进省会城市的特殊学校进行矫正……孩子在接收专业教育时,家长也和孩子一起进行了积极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最让我感动和敬佩的是,为了孩子,父母亲自身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改变——
一次,孩子到学校和我说,老师我把手机和电车钥匙给你,我要离家出走。我说,你离家出走,为啥不把东西放到家里,你给我干嘛?我还得通知你家长。孩子把东西放到我这里是想让我帮他处理家里的矛盾,我迅速给他家里打电话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原来呀,妈妈爱唠叨的老毛病又犯了,孩子实在受不了,为了控制自己狂躁的暴脾气发泄与妈妈产生冲突,来我这里寻求安全感来了。我与家长沟通后,让家长迅速给孩子承认错误,让问题在第一时间内缓解。
还有一晚上他父亲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被孩子气得“离家出走”,我不解,父亲说再在家里待一秒,自己的拳头可能就又要打上去,但是想起和老师的承诺,于是,就自己离家了。
还有一次暑假,他来学校找我,说妈妈不让他回家了,希望我能送他回家,我立刻给他家里打电话,妈妈说:“他还好意思让你当说客,我们都要被他气死了!”我把他送到家门口的时候,他调皮地对我吐了吐舌头。
他考上高中的那个暑假,主动去家具厂当了一个月的家具装卸工,用干体力活来体会挣钱的辛苦,领到工资的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老刘,我想请你吃碗麻辣烫。”
他上高中第一年教师节,特地请假回家用手机给我发短信祝我教师节快乐。他在微信里说,学校没有手机没法给您发信息,我就请假回家给您发短信,说得我心花怒放。
从这些点滴事件中,孩子的认知世界在不断地被更正:我不是一个坏孩子,我也有爸爸,妈妈的疼,我也是老师最爱的学生之一,我只要积极改变也很优秀;原来打人、骂人、抽烟、喝酒的行为真的不可取,现在连爸爸、妈妈都在努力改变,我在学校当然也不应该再有此类行为;原来老师真的是可以保护自己的,就连放暑假了,老师也还管我,父母只是暂时生气了,并不是不要我……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次讲课中说过这样的观点:“孩子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可能是因为早年亏欠太多的原因。” 找到问题的原因,我们大人积极改变,一切皆有可能。
若干年过去了,孩子早已经超过18岁了,已经成年,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我们一起祝福他,未来可期!
2022-10-21那个敢骂家长和老师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