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此章老子从生活实例的层面对于“有”“无”相生相成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做阐述,让世人皆能以通俗的方式去理解他所要表达的道理。
老子谈“道”之我如是说: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一个车轮由三十根辐条以及内外两个木质的圆体所组成,辐条外散支撑外圆,辐条对内聚约束于内圆,圆内中空而能连接车轴,故而能滚动前行从而成就车载人运输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器皿的作用就是其能收纳储存物品,因而它必须利用泥土这种有形之物作为边界形成可连通的内部空间才能促成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房子之所以能居住存放物品就在于其内部有空间又有窗户和门户连通外部,如此才能促成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通过可见可触的“有”提供给民众的种种便利其实是因为“无”这种内在在发挥作用。
一、看不到生活的本质就只能追求生活的表面,你收获的只是欲望的短暂满足而不是真正的幸福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是仅仅看到“有”提供的便利就认为可见的表面的事物是我们应当去追求的,而忽视了事物之所以产生功效的内在因素或者道理。
我们如今生存在一个信息化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因而每日产生和传播的信息量都非常大,生活节奏和压力也非常大,所以我们许多人常常来不及去更新自己的思维也来不及去清除内心的负面能量,因此我们也就经常处于浮躁的情绪和焦虑不安的状态,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我们不自觉的迷失在时代的迷雾里。
如今的许多年轻人片面的以为物质层面的满足会使人获得幸福感,因而无意识的关闭了精神层面的净化功能以及与外界高尚的、纯洁的思想对接。他们始终不明白物质追求带来的快感只是瞬时的、短暂的也会是无止境的,更多的只会是短暂满足后的失落感和空虚感。只有明白自己内心真正需求什么且这种需求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时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并是长远的、一生的。
二、你对自我内心的认知、养成注定着你有怎样的人生轨迹
一个人一辈子的生存轨迹的注定其实是由内而外的。前文提到的那些纯粹迷失于物欲的人其内心必然是空虚的,是真正的无存。他们的目光和见识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如果他们愿意去不断学习并改造自己的精神和思维方法,那么也许能认识生活的本质、认识幸福的本质,则必然可以少些蹉跎岁月而不至于人生留下太多遗憾和后悔。
而另外有两类人能够认识“无”的作用,但其人生轨迹可能完全不同,也可能殊路同归。
例如我和我过去的许多初中同学就目前来看就行走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我出生于农村,自小身体不好,是干了不重体力活的,所以较小的时候就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当然在当时还无法认识到“无”的作用这个意识层面。我许多小学初中的同学则普遍把读书当做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很多人只想早早的去沿海打工。对于读书这件事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了当时的小伙伴中也就我与少数几位上了高中继而大学,大部分同学只能是早早的外出谋生。
我们这几位少数一直念书的同学其人生轨迹是初中-高中-大学-稳定的工作,之后一般就是过着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因为念过大学学过特定的专业,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并会在相关行业内直至退休。因为工作的稳定,生活也就相对比较稳定和单纯、平淡,一辈子也许没有风光时候,但是多半还是可以幸福的过着,这种生活几乎从上了大学或者首次工作后就可以预见。
这种生活轨迹的注定就在于进入大学后专业学习的深入,一下子压缩了我们的视野并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四年的大学甚至更长的深造学习时间所专注的内容从内在层面影响着每一个相同经历的人。当我们走向社会时,我们要生存下去就只得选择自己相对擅长的工作,因为我们学习过的专业知识。之后我们又因为工作的原因进一步加重了狭窄专业思维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像一副枷锁一样捆缚了我们一生。所以大部分人也许生活很是稳定,但是从未有过突破,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底的生活。我相信我们一生的生活情绪必然也是期待-兴奋-平淡-厌烦-麻木接受。
而我的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早早步入社会的同学,一部分人虽然认识到了生活的残酷性但无法从内在的精神层面突破自己,只会哀怨于社会、生活的不公,将自己定位于生活的弱者或是被弃者,从未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主动去补全提升自己从而使自己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需求,所以他们一辈子只能是一直处于生活的基本温饱区间。
还有一部分同学当他们认识到社会的残酷时,很快的就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认知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将社会当做一所大学,因为知道自身的无存,故而希望求得自身的“有”,所以在不断的求存过程中拼命的吸收一切可利用的信息将自身改造成可以适应这个社会的状态并不断改善。正因为他们愿意学习的低姿态,习得了许多在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生存技能,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如鱼得水。这种认识到知识、技能层面的无存到不断吸纳有用信息形成“无之以为用”的“无”才使得他们不断收获“有”——财富、地位、幸福。
三、有着怎样的“无”最终决定着你有着怎样的“有”
前面讨论的并不是说话读书无用,只想说明当你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求知求进后必然可以在内心、在精神层面形成有用的“无”,这种“无”又会在一切工作,生活中影响着你。所以只要你能“吾当日三省吾身”并始终有一颗上进并不断学习的心,那么无论你是通过学院学习还是社会这所大学,你都能从内而外的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良好的教育背景在一定层面上会使人具有更好的道德素养,这种内在的“无”会使人更容易收获幸福感并保持幸福感,即便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在物质财富方面并不富裕,他们的内心也相对更丰满富足。
那些纯粹通过社会大学自学生存技能的人群他们赚取物质财富的能力甚至强于一般的学院派,一部分人懂得如何守住财富并收获真正的幸福,因而他们会使自己不断向学识、文化、道德修养层面养成,不被财富束缚,不被眼前的利益局限,他们最终会与学院派有成就的人殊路同归甚至其成就高于学院派的人。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在收获物质财富后最终又迷失于物质财富,为了保住财富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不择手段,最后即便还留存财富但内心必定不会收获真正的幸福,因为自始至终他们不懂得幸福的真谛,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一切事物均有其用处,人也是如此。我们应当做个于国家,人民、亲人、朋友有些用处的人。而内心的“无’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人最终能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当去通过学习文化、学习古人、学习一切良善的事物来认知生活的本质、幸福的真谛,如此我们才能识破迷惘,才能真正虚怀若谷、敞开胸怀的学习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技能,才能更好的成就自我。如是当我们老去时,回忆一路走过的形成,经历过的人和事,我们更多的是欣慰而不是遗憾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