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情商一词已成为当下社会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尺。情商已同外貌、能力、智商等变成对人评价的一个比选词汇。某人情商的高与低也成为了人人口中的常用表述。
情商:即情绪商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
情商是一个涵盖内容较为广泛的词汇,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你在与人交流时,你察觉到别人情绪中的起伏波动而与之相对应的行动或反应,这是情商;当你遭遇困难或挫折时而与之相对应的行动或反应,这是情商;当你自身的情绪起伏时,你对情绪的管控,这也是情商。情商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指数,而似乎当下社会部分正将情商狭隘化。将情商理解为一个人的机灵程度,即一个人越机灵,那么这个人的情商越高,反之亦然。例如,也许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反应迅捷,待人接物特别灵活,给人一种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感觉。这样的人一般会被称高情商。但先将这个现状放一放,后面我们再来讨论。
情商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能力,是人类众多能力中的一种。而作为人类的一种能力,和其他智商、运动能力、音乐能力等特质具有一定的相同性。首先,这些特质都是与身俱来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天赋。其次,这些特质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得以加强的。第三,这些特质是因人而异的。
基于以上这三点,则可以客观的对情商进行一个界定,即情商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练习得以加强,因人而异的对自我或他人情绪的管理能力。正因为情商实际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高出场率也不足为奇。
情商的高低一般分为5个层次。
第1层,无法察觉自身或他人的情绪或觉察能力弱,而此种情况往往为无意之举。这类人经常完全沉浸在自身的环境中,不想也无主观意愿去主动观察他人情绪。即便有主观意愿时,也不善于或无法觉察对方的真实情绪。例如:一个人给朋友讲笑话,该笑话已明显影响或伤及某一朋友的感情,而完全无意识并继续情绪亢奋的讲。
第2层,可觉察自身或他人情绪,但无法采取恰当反应的。此类能够觉察自身或他人的情绪,但面对各种情况时,做出的反应让事后的自己挠头。例如:你已觉察到相对方情绪起伏较大,比如生气,而在此情况下你却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显得无所适从或有行为笨拙感。
第3层,可主动觉察自身或他人的情绪,采取的应对反应恰当合理,并且这些觉察或者反应对于自身来说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类似潜意识或下意识的应激反应。例如:工作中你会感觉到有这样的同事,非常的会来事,当谁需要某样物品或其他情况时,他会第一时间采取反应将需要的物品递至身边,让人感觉很舒服。
第4层,对自身或他人的情绪把握准确,能准确把握当时环境内总体情绪感受。采取的应对反应十分合理,让人暗暗称赞,并且十分自然。例如:开会时,有这样的人或者领导人讲话让每个利益相关群体都感觉非常受用,面面俱到,平衡左右,从内心深处感觉他的讲话很有道理和水平。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口才很好。
第5层,和这类人接触时有种如沐春风之感,感觉非常舒服自然,让人不自觉的有种想靠近或发自内心的想和他交流的感觉。对每种情绪的应对反应都感觉是他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如高山流水般缓缓而来绕你左右,让人十分受用。例如有些人对某人的关心,让人觉得有非常强的缓解或者治愈能力。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特别的踏实,更有胜者能让你起鸡皮疙瘩。
以上这5种类型,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情商表现。前文说道当下社会对情商的定义正在狭隘化,这种集中表现为将情商单纯的理解为一个人会不会来事。事实上,情商这种能力所综合的因素实际上是非常多的。核心可以分为两点:
1、对他人情绪的管控和应对能力。社会是由人与人构成的复杂组织,绝大多数事物的运转就是靠人与人的交流互通完成的,所以对他人情绪的管控和应对是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小朋友做了错事,父母十分生气,这时小朋友如何应对父母生气的这个现状就是典型的管控他人情绪和应对能力的例子。也许有的小朋友通过搞怪或者其他方式,让原本绷着脸的父母开怀大笑,那么这种处理方式我们可以说是高情商的一种体现。
2、对自身情绪的管控和应对能力。个人作为面对各项事务的主体,以怎样一种状态去面对所遇事务是我们主观可以控制的。当你通过对自身的情绪管控,达到你认为所需完成某项事务应具备的情绪状态时,那么这种自身情绪管控和相应的反应措施就是情商的体现。而这种情绪管控的能力高低则与该情绪所需管控的难度大小有关。例如曾经历高峰、低谷、高峰的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史玉柱而言,这种巨大的事业起伏带来的困难和挫折对个体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但许多人在经历失败时的反应是不恰当或过分激烈的。例如像MaJoy总裁,GTV(游戏竞技频道)副总裁茅侃侃这样被誉为“80后最优秀的创业者”而言,这种外部因素对其的巨大压力导致其无法继续承受,而最终选择自杀,实在令人扼腕唏嘘不已。
面对类似压力的时候,一个人通过调整和管控自身的情绪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根本性结果。这里我们可以说史玉柱作为企业家情商是更高的。自我情绪管控和应对涵盖方面很多,既有前文提到的对困难和挫折应对方式,也就是人的坚韧程度。也有当你自身十分高兴兴奋,对该情绪的处理方式即是否应采取措施控制此种情绪,避免陷入骄傲自满或得意忘形的情况。又有每天是以积极乐观的还是以沉闷消极的态度面对事物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对自身情绪的管控和应对能力。
所以当下人们经常提及的逆商等情绪管控能力实际都是情商下列的一个分支,是情商所包含的一种形式。而并非是独立于情商之外的一种能力。这种关系就像运动能力项下的足球能力。
情商总体而言是对个人十分有益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越强那么应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越强,与之相对的则是在工作生活中一些事务的处理能力越强。而当我们再仔细分析情商这种能力时,也要警惕情商可能带给人的负面因素,称之为“中等情商陷阱”。
什么是“中等情商陷阱”,即当一类人的情商在中等层级时,因天赋或后天练习的程度还不够,无法或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情商至更高层次。这类人可能会存在对自我情商无法有准确的认识,或者有一种过于自信的认识。这种过于自信或超乎恰当的认识对他工作生活会带来直接负面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情商有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情况。
举例来说,前文说道你身边可能有这样的人,反应迅捷,待人接物特别灵活,给人一种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感觉。一般会对这类人冠以高情商的名号。而实际上正是因为这类人给人感觉情商很高,八面玲珑,希望面面俱到。而其真正的情商因真实能力的限制,无法支撑其的做法。这就会导致一种新情况出现,既可能在面面俱到的过程中,时常发生顾此失彼,或者当认为已经面面俱到时,实际相关方内心并不这样认为或还有厌烦感。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般人也会因为他这种八面玲珑,传统意义上的圆滑,反而会因缺乏安全感而对其避而远之,不敢深交。对于其自身而言,因自身情商的限制,这种力求面面俱到的过程是极其耗费精力的,自身也疲惫不堪。这种情况造成的困境就可以称为“中等情商陷阱”。
而“中等情商陷阱”是如何出现的呢?主要是三点原因,1、过高的估计自身情商;2、因天赋或锻炼有限,暂无法提升情商至更高层次;3、缺乏真诚。
前两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简言之就是你认为你会跑了,但实际上你才刚刚学会走路不久。而第3点为什么是缺乏真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5种需求分别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前述人类需求是自身的必然或所追求的根本需求,实现前述需求离不开社交或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这种沟通或者社交实际上就是实现人类需求的根本基础。
缺乏真诚的社交本质上是应付差事或逢场作戏,这种无真情实感,无真心实意的社交会让参与其中的人没有安全感,感觉没有价值。而当没有安全感时,就更不用提后面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的实现。发现是否缺乏真诚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的这一本能基本可以轻松的让你判别正在和你面对面交流的人是否是真诚的。而那些你无法一下判别出来的,给你一段时间或加以时日你也是会发现的。与满含真诚的人交流是每个人都不会感到厌烦的。举一个例子:一边是工作中高情商人的和言善语,而另一边是你发小的调侃戏骂。让你选择你一般都会选择后者,虽然是调侃戏骂,但你却觉得更舒适,因为你很容易看到哪个更真诚。
如何摆脱“中等情商陷阱”所带来的困境实际上就已经有答案了——准确定位自己的情商,不断锻炼自己的情商并满含真诚。也就是通常段子里所讲的“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最后我想说,情商虽然是一种有益的能力,但这也是受先天和后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人的情商确实有限,但并不是说情商于人是一种必须要熟练掌握的能力。情商作为人类众多能力之一,和其他如智商、运动能力、音乐能力等特质是一样的。有些人运动能力很强,但音乐能力却很弱。有些人智商很高,但运动能力却一般般。那么当然存在某一项能力很强而情商一般般情况。
例如影视剧中的卷福,智商奇高而情商为负。
所以根本不需要为自己情商较低或者情商平平感到苦恼,也不要为自己的高情商而自鸣得意。就像机器的运转不能光是齿轮,还需要轴承,螺丝等各种零部件组成。社会的运转也需要由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互补,如果社会都是一个类型的人,比如都是高智商的,或者都是高情商的,那么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思呢?恐怕早就已经停止运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