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和由副主教(克诺德·弗罗洛)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给几代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从小就非常有才华,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诗集《光与影》、《静观集》、《惩罚集》等;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等;戏剧:《欧纳尼》等。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这部伟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的意义,使它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之后,还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从而来到我们的手中。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美丑对比”。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螺丝]得到打卡DAY51/90 《巴黎圣母院》|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雨果是法国19世纪的“国民作家”...
    江尺澜依阅读 10,036评论 0 10
  • 关于作者 雨果是法国19世纪的“国民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集大成者,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
    蔚成阅读 8,848评论 0 6
  • 1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
    道形图阅读 4,673评论 0 12
  • 巴黎~罗马 从巴黎出发是五点,那种冷感觉到了伦敦~虽然没去过伦敦~~ 清晨的巴黎下着雨路上不停有漂亮帅气的醉汉出现...
    马土豆阅读 2,490评论 1 0
  • 中考将近,可是依然有些麻木不仁的玩着手机,敲下了这段文字。 最近心很乱也很累,晚上有时睡不着,总觉得迷茫,或...
    霖汐阅读 1,5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