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住院医生,每周都要在这家医院度过无数时光,但从未在这里看过病。
只是,最近她总感觉双腿无力,膝盖发软。
开始时,只是在走路或运动时这样。一两周后,在她给病人做检查时,却不得不靠着墙或干脆坐下来,甚至有时都站不起来了。
但做了各种检查和测试后,医院最好的神经科医生却告诉她,没发现任何神经系统的异常。
现实将她逼到了墙角,她成了一位接受心理治疗的心理治疗师。
神奇的是,短短几个月,她奇怪的身体症状,竟然消失了。
让她快速恢复的,正是她所著的《高能量状态:用实用乐观主义活出你的生命力》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实践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苏·瓦尔玛是医学博士,资深心理治疗师,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杰出研究员。是“911”之后,世贸中心心理健康项目的首位医疗总监和主治精神病学家,对压力、抑郁、创伤、内耗、注意力缺陷障碍,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有深度研究。
在 20 多年教学与临床实践中,苏·瓦尔玛用独创的实用乐观主义行动框架,结合多个真实心理咨询案例,打造了一套可实操的高能量状态指南。
这套指南不但轻松好读,还解答了我们的每一个情绪困扰,在不完美的世界里,走出内耗,建立边界,有效帮助我们实现自身的高能量状态,活出自己内在的生命力。
什么是高能量状态呢?
一个高能量状态的人,会由内而外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因外界的变化和他人的眼光而内耗,并能有效保护自己的能量,将自己的精力用在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地方,从而充分体验到快乐、意义感与掌控感。
高能量状态意味着,我们能在生活中充分体验到自我接纳,不纠结、不内耗、不自我批评;它意味着接受挑战,不断成长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高能量状态创造的,是一种快乐和有目标的生活,它会增强积极的一面,同时减少消极的一面;它让我们感受到自我价值,知道我们正在为自己和他人做着有意义的事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世界上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受到精神或神经疾病的影响,其中女性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是男性的2~4倍,部分原因是她们需要在家庭内外兼顾的角色越来越多。而抑郁症是全球导致健康问题和残疾的首要原因。
作者之所以莫名其妙地双腿无力,正是因为她无法承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造成的。
当时,她正处于人生中最忙碌的工作状态,母亲却确诊乳腺癌三期,医生建议手术,然后做放疗和化疗。但母亲心脏做过搭桥手术,身体可能无法承受化疗。这期间,她带着母亲奔走在各个医院,看一个又一个专家,寻求挽救母亲的治疗方案。
她所承受的一切,在她还没意识到时,身体用它的方式诚实地表达了头脑无法表达的东西。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她实践了认知行为疗法,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压力的处理和应对母亲的健康危机,她身体症状奇迹般地消失了。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主动的、系统的、有效的、以循证为基础的心理健康疗法,是对问题进行洞察,然后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待心理问题,传统办法是用缺陷模型,它修复破碎之处并专注于的病理和症状。但优势模型倾向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这不仅有助于康复,还能帮助我们超越正常状态。
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优点时,我们就更有可能把最好的一面发掘出来。
作者将缺陷模型与优势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帮助人们不仅具有复原力,而且保持高能量状态,这便是实用乐观主义。
实用乐观主义的力量来自将许多人认为对立的两种观念融合起来。
“乐观主义”的部分是要培养一种心态,即坚定地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有无限积极的潜力。“实用”的部分是指实施关键的行为技能,让你在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择最合理、最理性的路径。
所以,实用乐观主义是可以学习和实践的,与学习乐器、工作技能、语言或者运动没什么不同。它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和应对技巧来解决和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帮助你应对压力和艰难时刻,让低谷变得平缓一些,让你能从容应对,并努力避免再次陷入低谷。
实用乐观主义既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扇窗户:它让你有机会反思和洞察自己的心路历程,也可以向外看,寻找能够帮助你尽情享受人生的想法、策略和技能。
它包括八大支柱:人生目标、处理情绪、解决问题、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活在当下、人际关系和培养健康习惯。
知道吗?许多时候,困扰我们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判断。
就像下面的情况:
你吃过午饭,准备回办公室参加同事的生日会。
只是当你一手拎着给同事的生日礼物,一手端着咖啡,准备走进办公室时,你的电话响了。
你从口袋掏出手机一边接电话,一边往里走着,与正要走出门的同事撞个满怀,咖啡洒了大家一身,礼物摔到地上也糟了秧。
就这样,你一身狼狈,拿着摔坏的礼物出现在大家面前。
为此,你可能一整天都在焦躁不安。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认知重构,换个角度看问题。
认知重构可以帮助我们更敏锐地运用我们的思维,来观照我们的情绪、思维模式和行为。它分为五个技巧:
前因:找出情绪不安的触发因素。
在此情中,触发事件是咖啡洒得到处都是,你遭受了社死般的尴尬,礼物也被毁了。
信念:通常是一些对我们的能力、性格、价值的消极看法。
你脑海里可能闪过一些自动想法:大家一定都在嘲笑我,倘若我能小心点,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后果:信念会带来情绪和身体上的后果。包括感到悲伤、愤怒、无助、紧张等。
你此时可能会满脸通红,感到心跳加速。你提出帮同事付干洗费,虽然同事笑着婉拒了,你也觉得很尴尬,无心参与聚会的乐趣,提前离开了。
扭曲:我们的信念会产生扭曲的想法和歪曲的认知。比如,低估和最小化积极的一面,而放大消极的一面。
你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对他人的想法做出假设:人们一定在嘲笑我。
认知扭曲是一种没有证据支持的消极想法或偏见,它使我们更有可能在情绪或行为上做出膝跳式的反应,试图证实对自己或他人的核心扭曲信念。它们会导致我们做出南辕北辙的行为。
拥抱:最后,要考虑我们可以改变什么,然后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
我们如何接受、克服或者将不舒服的事件融人我们的生活,理性处理它们,不让它们拖累我们?
1.换个角度看问题。找到一种更有同情心的方式来描述当时的情况。
2.把时间线拉长到5年以后。5年后这件事还重要吗?
3.找到更多认知重构的方法,问自己:
我这样想的代价是什么?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情况是什么?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有哪些积极因素值得肯定?
经过以上分析,然后尝试接受,把情绪和事实分开。
实际上,人们对我们的关注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只是你人为的把它放大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