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呀,我是简简~
最近很喜欢的一段话,大概是这么说的: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会原形,陷入泥潭时,它能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当我成为全职妈妈,因对未来的职业陷入迷茫、不停的焦虑时,是阅读给了我力量。
如果现在的你也和当时的我一样,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你些启发。
一、阅读,让我在不断反复崩溃后得以治愈
在《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中,顾佳说:当妈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个叫妈妈的头衔里,什么身材走样,什么情绪变坏,都不是最糟糕的。而是忽然发现,活下来的只是许子言的妈妈。
这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写照吧。
经常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队友争吵不断,为孩子的吃喝拉撒而焦头烂额。哪怕每天零零碎碎的睡几小时,即使有一肚子的憋屈,第二天依旧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这一切,只因为我是孩子的妈妈。成年人也有崩溃的时候,作为妈妈也有情绪失控需要发泄的时候。但是,我不可以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所以,我只能通过其它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崩溃-那就是阅读。
读了《崔玉涛育儿百科》,我学习到了基本的喂养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变化和心里需求。
读了《小狗钱钱》,它教会了我基本的致富密码,比如如何列好愿望清单、准备梦想储存罐以及如何为实现财富梦想而行动。
读了《新潮职业》,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工作,要坚持自己所热爱的,才能一往无前。
当读过的书,越来越多。会发现,阅读不仅让我在每次崩溃时给我内在的力量,还让我更加充实。
二、阅读,提高了我的认知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提到:
人和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比如以前的我,喜欢一双800块的耐克鞋,会毫不犹豫的买单;但现在,看上一双300块的鸿星尔克鞋,我会思考下:是因为刚需还是喜欢,如果仅仅是喜欢我不会付款。
这是因为认知不一样了。之前想的是会花钱才会赚钱,只要不负债怎么花都行;现在明白了,兜里有钱,才是一个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
我之前有写过的文章,对于存钱的认知是通过不断学习理财、多看理财书籍不断改变的。
三、阅读,让我有从零开始的勇气
这世上没有“天生就会”的本领。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通过后天努力,不断的刻意练习、练习、再练习,才能发展成自己的特长。而这种特长是别人所不能轻易学会的。
以前的我,不太爱看书、文笔也不好,一直都没有勇气尝试写作。认为很多00后靠写作都月入过万了,对于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说,靠写作赚钱,简直比登天还难。
后来,我通过阅读,知道了:36岁的周岭才开始探索、74岁的褚时健开始创业种橙子、76岁的摩西奶奶开始学习画画...
而我现在才29岁,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尝试呢?所以,去做永远比不做好。
于是,我决定以空杯的心态从零开始学习写作,多去看书,多去总结,持续不断的写。只要坚持不懈的写下去,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给我带来好的运气。
哪怕一个月只读2本书,乘以12个月,一年下来也读了24本书。比起一本书不看,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赫尔曼.黑塞说:
阅读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