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arter 按:
欢迎来到『hiStarter专访系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hiStarter为大家精选的优质创业团队故事。今天接受采访的主角是PhotoNotesCOO 唐剑虹。
我们在南京东路的Forever21大楼下等了一小会儿,思绪还没有从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繁华的都市商圈中回过神来,便有人来接我们。说话甚是客气,一边笑一边引导我们怎么走。“嘿嘿,你们应该从没见过这么小的电梯吧?”在Forever21大楼的侧面,穿过一条小道,升至这部迷你小电梯,PhotoNotes的联合创始人唐剑虹打开话匣子。
唐剑虹是湖南人,他穿的大红衣服让人第一眼就想到红辣椒。当然,我们并没有聊有关红辣椒的问题,聊的是那个logo也是红色的APP,他们的产品——PhotoNotes。
用唐剑虹自己的话来说做PhotoNotes并没有特别的机缘巧合也没有灵光乍现,只是觉得应该有这么一个东西被需要,所以它应运而生。从最开始希望将PhotoNotes做成高频使用的APP到后面想清楚它真正的定位——不会时时需要,但你需要时它一定在那里的“照片小管家”,PhotoNotes逐渐度过自己最艰难的转型期,慢慢变成一个真正有温度的产品,像极了他们的办公场所,小而美,美而温馨。
▲PhotoNotes联合创始人&COO 唐剑虹
五金句:
1. 通过别人的牛逼证明自己的牛逼。
2. 国内追求一句话要把这件事讲清楚,这句话对也不对。我的理解是,在硅谷从来没有人说是要一句话把产品讲的很清楚,而是说一句话要打动我。
3. 我们是把简单留给用户,把复杂留给自己。
4. 所以不能完全说招人,应该说是吸引人,你怎么把这件事情变得好玩,去吸引人,自然会有人来。
5. 90后可能会有一定自己的属性,但是单独拿一个标签去标记过来还是很片面的。
hiStarter专访 PhotoNotes COO 唐剑虹-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hiStarter:能用简单的话介绍一下PhotoNotes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吗?
唐剑虹:简单讲,PhotoNotes其实是一个相册。这个相册的作用就是把照片放进去我们帮你管理。人为什么会拍照片?主要是基于情感诉求,是为了纪念重要的人、事或者当下的时刻才会去拍照片。
自从照片可以被分享以后,照片就多了传递信息的属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相册没办法满足新的快速分享需求的变化,所以我们做这么一个东西,把照片都聚合在一起,自动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帮你去整理,管理你的相册,系统归类以后,找寻照片也变得轻易很多。
hiStarter:PhotoNotes是什么时候创建的?
唐剑虹:我们是2014年12月1号发布的第一个版本。
hiStarter:现在有多少用户?
唐剑虹:50几万用户,都是免费的。
hiStarter:为什么会想做PhotoNotes这样一个产品?
唐剑虹:从物理角度讲,我们认为现在交互的方式会发生一个变化,文字是对应键盘的,照片是对应摄像头的,在手机上,照片就变成了一个基本的数据代码。从战略层面,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来讲,还是基于对行业的判断吧。
hiStarter:相比于市面上其他的照片或图片软件,PhotoNotes有什么优势吗?
唐剑虹:首先,我们的定位不一样,考核体系也不一样。我们不要求也不指望用户在这款产品上停留多长时间,也不要求他每天回来用。我的要求是,当你要用的时候它就在那,其他时间都帮你自动整理好了。
其次我们的技术也是一个优势。我们有两个团队,一个在上海,一个在硅谷。我们尽量是把硅谷的先进的产品理念和做图片识别,深度学习的人才聚集在一起,我们是可以通过离线做图片识别的,就是不需要网络,这对于用户的隐私是极大的保护。上海这边就是把客户端做出来,服务器做出来,把产品实现出来,做推广运营。
hiStarter:如何我换了一部新手机,如何解决旧手机的图片归类整理的问题呢?
唐剑虹: 目前这个还没有解决办法,我们之后的解决方案是跟其他的去合作,比如Dropbox,如果能把这个账号授权给我们,通过我们这个方法,可以把这个传到其他地方。
hiStarter:产品做到现在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时候?
唐剑虹:最困难的时候我觉得可能还是转型吧。
刚开始我们认为做一个相册,方向是我怎么让你天天用相册,怎么时时刻刻用相册。之后发现越做活跃度越低,因为用户不是按你想的去做。就像家里放着的影集,用的频次不是那么高,有新的照片才会放进去,有朋友来了你才会拿出来分享。
最后我们接受了一个事实:相册不是一个高频的应用,相册也不是一个要占用用户很多时间的应用,用户更多时间可能是要跟人在一起,用户需要的是一个不用占用很久时间的,又可以帮自己把照片管理的很好的这么一个需求。
hiStarter: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PhotoNotes是将现实中物理的影集搬到了手机上?
唐剑虹:对,将物理相册移植到手机上,但同时自动管理。
hiStarter:做到现在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唐剑虹:第一是你找到在行业中都特别有影响力的人加入你这个团队,这个团队逐渐壮大,通过别人的牛逼证明自己的牛逼。第二是产品方面就是吸取了上一次创业的教训,通过实际调查,考量用户的需求,从而完成自己的定位。
hiStarter:您刚才提到在硅谷和上海都有办公场所,那两边的分工是怎样的?
唐剑虹:从产品的角度讲,硅谷那边在“想未来”,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硅谷那边会去看未来这个行业的趋势、发展,主要是基于深度学习去做图片识别,所以那边是做一些核心技术的东西。上海这边主要是做产品的实现,把技术整合在一起,同时上海这边还肩负市场和运营的责任。
hiStarter:从自己的体会来讲,您觉得硅谷和上海的创业环境有什么大的区别吗?
唐剑虹:最大的不同还是聚集程度不一样,硅谷是很密集的在一起,找合作都很方便。上海相比之下就比较分散一点,张江,漕河泾,五角场,我们还“沦落”到外滩了,还是没有形成一个聚集区。
第二是思维方式不一样。国内追求一句话要把这件事讲清楚,这句话对也不对。我的理解是,在硅谷从来没有人说是要一句话把产品讲的很清楚,而是说一句话要打动我。
hiStarter:如果用“简单、垂直”来形容现在PhotoNotes的功能,您觉得确切吗?
唐剑虹:我们是把简单留给用户,把复杂留给自己。对于用户来讲,他可以很简单地使用,甚至没有太多功能的感觉。就像洗衣服一样,你把衣服扔到洗衣机里,按一个开关,对用户来说是最简单的,其他的事情不用去管,这个时候,你不能说它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只是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给你的界面比较简单。
我觉得我们自己做的这个事情还是蛮复杂的,因为你要按照用户的意图去把图片整理好还是挺有挑战的。
hiStarter:平时是怎么做推广运营的?
唐剑虹:不要去看传统的指标就好,运营希望的其实和用户希望的是不一样的。至于推广,我们主要是做美国市场,现在还是在等技术成熟之后,团队成熟之后去做大规模的用户获取,现在还是在自然增长,我们也不去看增长了多少用户,我们看的是管理了多少张照片,目前这个数字是三、四亿。
hiStarter:现在的团队是有多少人?
唐剑虹:上海的团队是有12人,硅谷那边是5个人。其实小公司谈不上管理,大家都有事情去做,只不过有时候要指明一下方向。相比之下,互联网公司管理起来好,关键是要大家对这个产品的未来,对现在做的这个事情,以及做事的方法要认可。
hiStarter:您怎么形容现在招来的小伙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唐剑虹:我从来没认为我是招人的,因为招人挺难的,真正意义上通过招聘的形式过来的那个人是从三十多个人里面选出来的。后来很多都是我们的用户,包括最近才从硅谷过来的一个很厉害的做深度学习的人,他在用这个产品,用完以后他就给我们提建议,我们就说你每天提建议,有没有想过自己来做,后来就经常聊,他就加入了我们团队。所以不能完全说招人,应该说是吸引人,你怎么把这件事情变得好玩,去吸引人,自然会有人来。
hiStarter:对于加入PhotoNotes的小伙伴,您希望他们身上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呢?
唐剑虹:先举个栗子。
比如我们现在招的一个实习生,我就问他有什么事情让你全身投入的?他想了半天说没有,但是他告诉我他是校篮球队的队长,我就说好,留下!因为一个兴趣爱好,能够慢慢去培养,做到很好,说明是肯花心思去投入的。
我们招人第一要务是要聪明,因为聪明的人不习惯被管,这样你就不用去管他,第二是要对所做的事情基本看好。专业要前百分之十的,做过一些我们看起来不一样的事情。
hiStarter:个人的座右铭是什么?
唐剑虹:简单,快乐。
hiStarter:最近看到的有什么想要推荐给大家的吗?
唐剑虹:电影和音乐接触的比较少,书的话就是《危机管理》,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思考的模式其实都是中国人式的,比较贴近生活可能更能打动我。
hiStarter:怎么看待90后这个群体?
唐剑虹:其实我之前深度思考过这个问题,曾经有一位投资人跟我说,只投90后。但对我来说不存在拿一个年代贴标签,我是82年的,但是从来没给自己打上一个标签是80后。90后可能会有一定自己的属性,但是单独拿一个标签去标记过来还是很片面的。
hiStarter:若是给正准备创业的人说几句话,有什么建议?
唐剑虹:不要听别人的建议,听自己的就好。
采访后记:
唐剑虹后来告诉我们,假如不做现在的工作会想要当个作家写小说,因为平时除了拍照,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记录。照片保留住当下最感动的一刻,而标签和记录的文字本身能更加深刻地传达出最初的触动。现在已经有了孩子的唐剑虹生活更多的重心会偏向孩子,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原因,他现在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像他自己的座右铭,简单快乐,就好。
本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