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销售工具梳理
基于“数据开放与互联互通服务”、“数据价值服务”两大核心业务场景梳理对应的FAB,基于基础FAB,结合主要客群类型,如金融、保险、政府等,进一步整理“FAB-XX行业场景”,如“FAB-金融行业场景”。
基于销售场景,如电话沟通、资料递送、正是汇报等,优化场景对应的FAB呈现材料(产品册、案例集、PPT等)、呈现形式(demo操作流程等)、FAQ话术。
与产品、市场、解决方案、销售伙伴的访谈沟通为主要信息输入方式,产品、市场伙伴输入由内向外的竞争壁垒信息为主,解决方案、销售伙伴输入由外向内的需求与匹配状态信息为主,双向结合得到最高效的FAB。
这个过程除了为销售团队完善、强化销售工具以外,也是我个人快速补齐产品、市场知识的环节。
2.成交路径梳理
梳理基于“客群+业务场景”的多条成交路径,如“金融客户+数据价值服务”成交路径,或“政府客户+数据开放与互联互通服务”成交路径等。
路径中包括:获客动作(资源积累)、初步对接(线索积累)、需求确认(商机积累)、商机运营、关单与回款等阶段环节。
每个阶段环节中,又包含阶段预期完成时间、完成标准(如对接上哪个部门、什么级别的人,或控标参数锁定、客户预算金额达标等)等考核参数。
每个路径以有考核标准的时间线形式呈现,作为销售工作常态化review的依据。
与销售VP、绩优销售伙伴的沟通,结合个人相关领域伙伴资源的信息辅助,为主要信息输入方式,基于信息输入,在销售过程运营方法论框架基础上,得到适合XX科技的作为销售运营依据的各条成交路径。
3.能力摸底与赋能
针对销售工具应用熟练度、成交路径认知与执行水平,开展摸底,采用1on1或随访等形式,不耽误日常工作的开展。
根据摸底结果,开展针对性赋能。同时建立基于时间的新员工赋能体系,如“30天达产计划”等,以及业绩改进赋能体系。
4.销售管理与过程运营
以日、周、月、季、半年为粒度,基于成交路径上的达成时间要求与节点考核标准,设定review机制,不同时间粒度,针对的内容与人群不同。如:日review主要应用于新人获客期的动作和理性观察;周review主要针对商机跟进动作有效性;月(或双周)review主要针对商机阶段推进有效性;季度review主要针对数字指标达成等。
每次review由“情况说明、问题分析、指导意见”三部分构成,于下一次review前第一时间闭环。
运营过程中发现的基础能力问题,及时进入专项赋能流程。
5.销售画像
根据日常销售运营情况与销售业绩结果,梳理各业务条线成交路径最匹配的销售能力画像,销售画像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在,对应不同的面试问题或业务表现,以加权分数形式,用于量化指导团队成员新增、进入赋能流程、或迭代。
6.激励体系
日常激励以组织能力提升贡献型激励为主,如大单喜报、案例分享、新员工导师等。
关键节点激励以加强forecast review,保证“到点交卷”为主,如半年或年底节点。
7.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