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一个好处是,几乎每一种选择,都能找到N多的备选方案。
比如早上起床,衬衫是穿蓝色的还是白色的?中午吃饭,外卖是叫汉堡还是卤煮?买个手机,买苹果的还是华为?找女朋友要农村的还是城市的?
选择会不会让人纠结,关键不在于选项数量的多寡,而在于整个选择情境,有多少信息需要处理。
当情境过于复杂,信息量超过了大脑的加工能力,就会导致决策困难,以及满意度的下降。
每个人都会遇到过决策困难的时候,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有选择困难症,区别在于严重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有一个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路边,请过路的人,用笔标注出其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结果,整幅画都被标满。他很失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后来有一位智者告诉他,不妨用同一幅画,请路人标注出其中最有价值的地方。结果,整幅画又被标满。
所以说,如果你追求完美,无论选择什么,最后的结局都带有遗憾。
- 2 -
确实,如果从功用的角度,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善于选择和敢于放弃。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子,她是你做梦都想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你也想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还有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面对这个问题,有人给出了答案:“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如果你一开始没想到这个选择,是否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自己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呢?
有时候敢于放弃,也许就是善于选择。
- 3 -
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不是做可能正确的选择,而是不做绝对错误的选择。
这是一个简单而且有效的思维角度。
十几年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震惊学界。所谓自我损耗,就是每做一个选择,就会损耗一点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功能就会下降。
比如,你手机里装了5个外卖App,能进行多样化选择本是件好事,但你可能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选择中,不知不觉消耗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我们要简化无关紧要的选择,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决策上。
这里的时间管理,它不是提高效率,尽可能地做更多的事,而是给自己设置限制,让自己专注于喜爱的、最重要的事情。这样,简单的思维,就变成了效率。
生活也一样,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思维角度去选择——
去还是不去的时候,去;买还是不买的时候,不买;说还是不说的时候,不说;
简单了就不纠结。
- 4 -
不甘心,追求完美,就是人生最大的纠结。
很多人都曾经因为选择而如此纠结过。然而人生就是这么残酷,它一定让你带着遗憾,你纠结又能如何?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娶了红玫瑰,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就成了袖口的饭粒黏子,红的却是心口的朱砂痣。
当时也许不遗憾,但是,时间一定带来遗憾。
其实我们很清楚,生活就是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的心理,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遗憾。所失愈多愈大,就愈纠结。
然而,选择如果没有遗憾,铅笔何须带着橡皮?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故而选择的过程就有各种遗憾。
只有懂了遗憾,才能懂了人生。
如同圆月和弯月,一种是圆润的美、丰盈的美;另一种是残缺的美、哀婉的美、凄楚的美,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甘心也好,不情愿也罢,生活一直都是一个任你想象的谜,因为不知道最终的谜底,你也只能一步步地向前走。
因此,不必过于在乎选择了什么,只要你自己坚持坚定坚信,你的选择就是对的,就算现在表面上看,你的选择是错了,也许一路坚持下去,多年以后,你做好了,你就是对的。
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