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闲时无事,去图书馆借了5本书,3本关于成功人士的自传,2本关于自学教程。也许太想知道他们个中当中的故事,也也许自己缺乏对他们的了解,更也许是自己低落期间信手拈来想来读读他们,有近代史时候与曾国潘一起共事过的左宗棠,他的聪明才智和洞见能力;也有近代史成功人士任正非;今天就把第一个人物的自传史浏览完了,说说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这个人物让我想到了巴顿将军说的,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站在顶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时的反弹力。他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一位耄耋老人诸时健的一生,终于能让自己知道这个人为啥可以以这样的形式来描述。
知道他的人,都会带上几个标签“红塔山烟草大王”“诸橙”“80岁老人”,说来惭愧,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这些字眼都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号人,但真正能说出他的故事的我还真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一些50.60.70.80后的人对于他的熟悉程度应该更加深入,对于他做的一些低谷时期和丰盛时期的故事更清晰化点,其实很庆幸能把他读完,周桦用18个月的时间用一本厚厚的书籍阐述完他的一生,但是在诸老坐监狱那部分笔录写的有些美化,但也不妨碍对这位耄耋老人的敬佩和欣赏。
诸老,是个经历中国解放前到20世纪20年代的人,1927年出生,去年3月份过世的,很后悔没早点了解,但是他的诸橙依然让我带着好奇心读完这本励志小说。
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他出生在云南的一个矣则村,他父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过世了,从小就很独立,承担着他那时不该有的责任,陪伴着母亲一起照顾着家,小时候就学会捉鱼,由于聪明而勤劳,捉鱼和帮她母亲酿酒养活家人,做的活都是比别人要多好几倍,当然因为这些能力他在被判为右派时,依然能够使用上的技能,捉鱼来富足村里的人民,好是那个爽,但一想到那个环境下,确实磨练了他一生的意志力。
他的一生有两段的低谷期,一个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判为右派,一个是在红塔山鼎盛时期被判入狱,一个因为不服从身边人加工资待遇引起的不满,一个是受到诱惑而贪污腐化的牵连;一生中也两次的顶峰期,当然就是红塔山和种诸橙。
诸老的一生是问心无愧的一生,他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就像这些跟他外外孙说的一样的话,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外界的人对他的评价确实很高,在他入狱那段期间,他已经70多岁了,帮过他的人都来看他,还给他送钱,就入狱4年期间都有接近100万的来源,出狱后坚定走农业发展道路,诸橙的销售之路也是原先的曾帮过他的人来支持他,那时他都已经80多岁了,他确实就是个闲不住却做出惊人之事的人,一个平凡人干的不平凡之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虽然从小喜欢土地,但对于农业很浅薄的他来说,很多未知的问题摆在眼前,尤其是种诸橙的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还能在凌晨2.3点挑灯夜读去研究,去增加这方面的阅历,跟种植的研究专家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专业程度令人咂舌,他的踏实和认真专研思考是很多这辈老人都没法做得到的,干一行爱一行,每干一行都能干的很好,这种励志精神确实值得我去学习。
是的,我真的就是泛泛而谈,没有很细节的去精读这本书,用3天浏览了一遍,以后确实值得一读再读,最后借用诸老的一句:活着的每一天,把事情做好,尽好自己的责任,就不白白过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