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钟,跟着谢菲老师学养生,先是梳理头皮,从左到右,从前发际线到后发际线,先左手后右手路线重叠,算是一下,梳理21下……
母亲出门遛弯儿。
我家门前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小路,平时很少有车辆走,于是便成了母亲的专用“跑道”。
母亲拄着双拐,慢慢走下台阶,慢慢右转,走到小路的尽头,她既不向左拐也不向右拐,而是慢慢转回身,走向家的方向。
每天早上来回三趟,不多不少。第三趟是走到小路无大路接口处,再折返回来,上台阶,回家。
三趟下来,饭基本就熟了。等她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就该上桌吃饭了。
我把锅收拾好,在等水开的过程中,我跟着老师的语音指导,做着功课,忽然有点异样的感觉。我应该微笑;我应该对母亲温柔一点;我应该心存感恩。
最近好长一段时间,我心浮气躁,心情抑郁,对母亲也没有了好声气,有一次,我在外屋切菜,她在里屋唤我,我竟然有点声嘶力竭地回应。
现在感觉好不应该啊!既然陪了老人,何苦再自己折磨自己,也折磨了老人。
于是我打开门帘,看到母亲正慢悠悠地专注地往回走,也就了然了。
第二圈走到家门口,母亲通常会回到屋里转一圈,看一遍,然后再走一圈。
母亲说:走回来吃饭啊。
我说:好的,我现在把电关了,焖一焖,回来正好吃饭。
第三圈走到门前,问我:盛上饭了吗?我说:马上就盛。
于是她走到东头,又折返回来,进屋,躺下稍事休息,我已经把饭桌都摆放好了。
起来吃饭。
感觉菜无味,我便又倒了些酱油和香油。喝一碗粥,吃一个鸡蛋,吃了半个海鸭蛋,上床休息。
每顿饭后这一觉是母亲睡得最香跳的。
时已深秋,和衣躺下,母亲说:有点凉呢!我把被子盖在她的身上,问:这样行了吗?
母亲点点头,说:你还问行了吧,你哥在的话,又要训我了。我说:为嘛训你啊?答:嫌我事多呗!
我立马体验到了哥哥的心情,一个人,分身无术。自己和妻子也都六十多岁了,还得分居两地,自己一个人在老家侍候将近九十岁,还有点个性的老母亲。儿子远在首都,还没有成家……瞬间我感觉理解他了。我说:他心烦呢!
现在想想,与老母亲相陪伴的日子毕竟有限,既然不能随身相待,那相处的时光就让它轻松流过吧,以后的回忆也就少些歉疚,多些温暖!
就像那首歌唱的: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愿你所有快乐 无需假装,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愿你惦念的人能和你道早安,愿你独闯的日子里不觉得孤单。愿你人间走一遭,圆满了三界六道,看透了是非善恶;从此福来心至,皆是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