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成分特殊,所以四个孩子。年龄相差无几,所以总被拿来比较。老三从小就被奶奶宠坏了,早早的不上了学,剩下的比较对象自然就成了我,老大,老四,我们三。当然父母,包括村里的人,对我的评价都是:笨,但人踏实。
笨,当然是有原因的。我家老大,个子有点低,但是长的好,脑子够聪明,嘴又特别活,从小就是大人心中的人精。小学那会,我凭着踏实,学习总是前三,奖状,省学费总有我,可没有她。高我一级的她,能忽悠我把自己的奖状给撕了,而且总是因为一件小事就骂的我一句话也还不了口。
家里干农活,爸妈不在的时候,她总是以分工干的快为由,给大家把活一平分。说是平分,其实我的就最多,谁也欺负不过,干什么事又慢,每次都被爸妈说,我只好默默忍受,因为嘴笨。
上了初中,高中,老大的聪明终于用在了学习上,当然肯定是比我学的好多了。记得初中的时候,她同学来我家找她写作业,就说她为了学习,从来不和他们班同学说话,除了我们村一起上学的几个,她没有朋友。独来独往的结果,成绩当然是遥遥领先。
同在一个学校,我上了初中却变得贪玩,每次看着老大领奖,刚开始还觉得自己挺丢人,后来都麻木了,成绩就马马虎虎。
上了高中又是一个学校,老四也上小学了。老大依旧学习不错,老四也是机灵鬼。考大学,老大考了一本,老四一次性考了一本,一次性又考了很好学校的研究生,而我,补习了一年也只勉强上了一个很烂的二本。我妈说,我从小就笨,脑子不够用,所以我那点成绩全是拿时间熬出来的。
学习上一直不如老大和老四,做人,做事也没他俩机灵,说话也没他俩嘴甜,所以我接受了身边人的评价:笨,老实,但肯下功夫。
农村孩子在家里做饭还是要的,做饭的时候基本就是老大为主,我为辅。一直以来,烧水,洗锅是我的职责,老大只负责做,所以多年下来,我和老大相比,简直弱爆了。有时就连我家老四,看一遍我妈做饭,也能学的有模有样,而我总是出错误。我只能认为,自己是真的笨吧。
没结婚之前,自己也尝试着做一些简单饭菜,实在不想做了就出去吃,反正工作上我好像不那么笨,所以能很好得养活自己。可自从结了婚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很尴尬,老公和我都是农村出来的,天天外面吃饭,根本受不了,很容易就腻了,那学做饭就迫在眉睫了。
不会做,那就硬着头皮尝试。慢慢的,稀饭,炒菜,米饭什么的都学会了,我觉得也还行,有了一点点成就感。我老公去我家,我妈总说我有多笨,不怎么会做饭,让我老公多体谅些,让我赶紧学。我老公一脸蒙逼,然后就跟我妈说,其实我现在会做一些饭,还挺好的,结果我妈以为他包庇我,还有点不信。
简单的几个菜学会了,被否定了多少年的自己,我突然觉得也不是那么差。自身的勇气变渐渐大了起来,想尝试一些更难的,比如蒸馒头,做凉皮,饺子,凉鱼(关中人才懂的饭)等等,所以我就勇敢的尝试了,就抱着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再重来的心态开始了我的做饭之旅。
第一次做成功的有:
还有些其他的就不放了,这几个比较有代表性。不要怀疑,这确实是我第一次就做成的饭。怎么样,看起来?其实,味道还是蛮不错的,我老公说的,我吃过的朋友也这么说。
当然,也有好些第一次做失败的,比如:
凉鱼这饭,地地道道的农村饭,太多人根本不知道,关中人却大部分都知道,我妈做了这么多年饭,说到每次做起这个饭,也是小心翼翼,就怕没做好。我就今天突然来了性质,然后就做了,虽然没我妈做的好,但拍图片给她,她简直不敢相信,终于夸了句:还不错,有长进。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我第一次就做成的比较多,做不成的比较少,那你就错了。只是我这人脸皮薄,做不好的东西自己都觉得丢人,所以大多数时候没做好就不拍照留纪念,所以就只有这两个了。
说到蒸馒头,其实婆婆说,没有必要蒸,自己买来吃就行,两个人本就吃不了多少,可我还是想在看书看累了的情况下,做做饭来调节一下,也全是长点生活技能,毕竟自己做的吃的放心。
三次蒸馒头的经历还真是让我看清了自己,本就倔强,这些年不过就是被身边的人这么评价惯了,所以我总以为自己确实笨,学什么都慢,总是领悟不了,所以也很少下决心去做饭。现在不得不自己动手了,发现也没那么难,第一次没做好,总结经验,第三次再做,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总会做好的。其实,我也没他们想象的那么笨。
这些年,若不是坚持,我也不会最终能考上大学;若不是坚持,我也不会成功减肥15斤,让身边朋友羡慕;若不是坚持,我也不会收获现在的美满爱情。
这些年,若不是勇气,可能至今我还暗恋着我的初恋,做着别人看来毫无意义的蠢事;若不是勇气,我也不可能走出小时候的阴影,活的这么健康快乐;若不是勇气,我更不可能被大家评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贤惠媳妇。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被别人打击又怎样,没别人聪明又怎样,我愿意去学,去尝试,去花更多的时间在喜欢做的事情上,我相信,花更多的经历,我也能做好。
我是没有老大的机智,没有老四的聪明,我憨厚,我脑子反应慢,但我愿意保持自己的节奏,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相信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坚持,我可以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