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熊孩纸一脸郁闷地回到家。
熊孩纸:妈妈,今天有个同学说我们家是穷光蛋。
姐(一脸懵逼):嗯,那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熊孩纸:他说我连自动铅笔都用不上。
姐(一口老血喷出来,就因为这个吗?熊孩纸的世界真的不懂):如果是因为这个,妈妈就问你,你自己会用得来自动铅笔吗?
熊孩纸:还行吧,我其实都可以用得来,也没有一定要用自动铅笔。
姐:那这样,妈妈和你说,用不用得上自动铅笔,并不是家里是不是穷光蛋的标准。至于要不要因为同学这样说了以后就购买自动铅笔,由你自己决定。如果你决定要买,你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来购买。
熊孩纸:(犹豫了好一会)要用我自己的零花钱啊?那,我再考虑一下是不是要买自动铅笔。
姐在心里窃笑,姜还是老的辣,有效转移了熊孩纸的思考点(机智脸)。
其实,一旦熊孩纸迈入小学,他就会受到很多不同观念和思想的冲击。姐觉得,尤其作为麻麻,一定要试着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你会说,这也太难了吧,毕竟,就连我们大人自己,都很难说可以做到独立思考,又怎么能引导孩子呢?
姐倒是觉得,就像很多老师会教关于创业的课程、但自己也并没有一定创过业,所以作为麻麻,最重要的是要学着引导孩子,如果自己也能跟着独立思考,那就最好了,正达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重点谈谈要怎样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第一: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着急给出答案,要多几轮语言交互
之前看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个试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多轮语言交互对孩子的完整人格会起到重要作用。他们的跟踪试验表明,很多忙于生计的黑人父母对于孩子的提问,一般就是一次性解决问题。比如孩子问:“我们中午在哪里吃饭?”父母:“在家”。就这样,没有下文了。长此以往,这部分孩子的人格完整性以及思考能力就跟着受限。而如果父母可以借孩子的提问,进一步延伸,不仅会改善亲子关系、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比如接着刚才的问题,父母可以多问几轮:“你想去哪里吃?”“你去那里是想吃什么?”“为什么想吃这个?”“这里面有什么营养?”等等。从一个问题拓展开来,让孩子在日常中接触到不同的知识点和思考角度。
其实,就中午熊孩纸的困惑,姐也没有处理得很好,因为时间的关系一共就和他交互了两三轮。下次如果再碰到类似场景,姐会和他更深入地交流。比如“你觉得穷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觉得是这个标准”“除了这个标准,还有哪些?”“为什么其他小朋友觉得是自动铅笔是一个标准?”“以后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你觉得应该怎样回答?”等等。
通过这样多轮交互,让孩子自己梳理清楚每个问题的背景,就像左右手互博一样,让孩子自己找问题、自己思考、自己给出答案。
第二:教孩子学会复盘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复盘这个方法。在每项工作、项目完成之后,通过对工作进行目标回顾、结果评估、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为下次改进做好准备。当然,教孩子复盘,并不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步骤进行,只需要教他学会简单回顾,找到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和原因。
姐的一个女朋友,是个超有智慧的妈妈。她会每个月都与孩子进行一次月度复盘。一般都是从这几个问题切入:“上个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这件事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再改进一下?”。然后她会和孩子共同整理当月的小结,还会评出当年进步最大的地方。现在她孩子四年级,特别有自己的主见,还能分析得头头是道。上个月跟她去了一趟博物馆,还写了一篇如何识别真假化石的作文,列举了三种辨别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崇拜脸)。看来,真的是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偷懒的父母(捂脸)。
第三:教孩子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到日常的方方面面。
比如,孩子喜欢历史,那就可以让孩子多翻翻不同版本的历史书,看它们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描述和不同关注点,让他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同一件事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比如,孩子对共享单车十分好奇,可以引导他从使用者、政府部门、机动车主等几个角度来思考他们对共享单车的不同感受。
在孩子学着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后,要引导孩子给出自己的看法,和产生这个看法的原因。多进行几次这样的练习,孩子就会自觉应用到生活中。
所以,如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你学会了吗?
PS:姐决定了,择日不如撞日,今晚就和熊孩纸就这个“穷光蛋”的话题好好深入切磋一番(傲娇脸)